金平区这些抗战遗址,汕头人未必全知道

   日期:2025-08-12     作者:xu1a5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4901.html
核心提示:汕头市抗战相关红色革命遗址名录金平区01忠烈祠旧址忠烈祠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桂馥社区中山公园内。忠烈祠旧址始建于

汕头市抗战相关红色革命遗址名录

金平区

01

忠烈祠旧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1182.jpg" />

忠烈祠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桂馥社区中山公园内。

忠烈祠旧址始建于1947年,由闽粤赣边区各界捐资修建,旨在纪念潮汕地区抗日英烈与死难同胞。建筑仿闽粤宗祠风格,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少年宫使用,后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2014年,经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庄坤平捐资修复,辟为潮汕抗日战争历史展厅,陈列抗战文物442件(套),以史料、照片和实物展现潮汕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忠烈祠是潮汕地区重要的抗战纪念地,承载着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使命。2014年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成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今仍发挥着传承抗战精神、激励后人的重要作用。

02

中共汕头市工作委员会遗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1292.jpg" />

中共汕头市工作委员会遗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商平路172号二楼。

1937年3月,中共汕头市临时工委在此成立,后改组为市工委,李平、曾应之等先后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重建的市工委由陈焕新负责,以茂兴柴炭店为掩护,发展党组织,宣传抗日,配合敌后游击斗争。

该遗址为三层混合结构建筑,总面积24平方米,1993年4月改建为现升平路94号荣隆苑13幢商品住宅。

03

中共汕头市党支部委员会遗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1322.jpg" />

中共汕头市党支部委员会遗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外马路市府海旁宏德里坐北向南第三间二楼。

1936年12月,李平受中共南方临时工委派遣,在汕头恢复党组织,首批发展曾应之、陈维勤等入党。1937年1月正式成立中共汕头市党支部,李平任书记,为潮汕地区党组织在抗战初期的重建奠定基础。随后,汕头市的党组织又发展建立了学生支部、文化支部、妇女支部。3月,中共韩江临时工委在此成立,领导汕头及周边地区抗日救亡运动。

该遗址也是中共韩江临时工作委员会、中共汕头市工作委员会遗址,现原址已改建为商品房住宅楼。

04

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2632.jpg" />

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盐埕社区利安花园住宅区。

193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在此成立,1938年1月更名为“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作为中共汕头市工委直接领导的革命团体,青抗会建立了中共支部,由曾应之任首届支部书记。

在抗战期间,青抗会组织多支随军工作队和战地服务团,会员发展至12000余人,深入潮汕各地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汕头沦陷后,青抗会成员直接投身武装抗日斗争。汕头青抗会曾设在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永同社区同益路西巷3号、中山路耀德里46号(原轻便车路汕头市立第七小学内,后为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永同社区同益花园5幢及附近),后迁至民权路97号。

05

岐山会议旧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2172.jpg" />

岐山会议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岐山街道陇头社区陈氏磐祖祠。

1938年10月,在日军相继攻陷南澳、惠州,潮汕形势危急之际,中共潮汕中心县委于澄海县岐山乡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史称“岐山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深入分析了潮汕抗战形势,确立了“一切为了发动群众,准备开展潮汕抗日游击战争”的工作方针。会议决定广泛动员群众、建立游击支点、培养武装干部,为潮汕抗战作出全面部署。岐山会议是潮汕党组织在抗战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制定的方针政策为随后潮汕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潮汕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06

中共潮汕中心县委

游击战术干部培训班旧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2902.jpg" />

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游击战术干部培训班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福平路67号(原正始学校)。

1938年11月,为准备武装抗日,中共潮汕中心县委在此举办游击战术干部培训班,以“抗敌学术讲座”名义开展,由闽西南潮梅特委副书记谢育才等讲授游击战术,培训40余名军事骨干。该培训班为潮汕党组织培养了一批具备军事素养的干部,推动了党员和青抗会员掌握武装斗争技能,为后续开展敌后游击战奠定基础。

旧址原为1904年创建的正始小学,现为存心学校教学场地。

07

金砂乡青年抗敌同志会旧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2632(1).jpg" />

金砂乡青年抗敌同志会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金砂街道西门社区北门池尾埕2号。

1937年汕头遭日军轰炸后,汕头市青抗会工作队进驻金砂乡三房公祠,成立金砂青抗会并建立党支部。1939年3月,中共汕庵区委在此组建40余人的“金砂乡工农抗日自卫队”,通过夜校培训、军事统战工作,获得国民党驻军支持,取得枪支武装队伍,为潮汕党组织成立领导首支抗日游击队打下基础。后因日军进攻,队伍转移至桑浦山继续抗战。

旧址为三房公祠,占地面积857.8平方米,曾作校舍使用,基本保持原貌。该地是潮汕早期抗日动员与武装斗争的重要发源地,展现了党组织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历史进程。

08

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44852272.jpg" />

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桑浦山南麓汕头市七日红公园内。

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由中共汕头市委、市政府于1993年兴建,矗立于七日红公园90米高的山峰上,主体高39.8米,花岗岩砌筑,庄严肃穆。碑身正面镌刻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人民英烈浩气长存”,背面为纪念碑记,基座八幅汉白玉浮雕生动展现了潮汕地区从“丁未黄冈起义”到“建设新汕头”的革命历程,其中包括“坚持抗日游击战”主题浮雕。该址是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昭示潮汕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2018年经全面修缮,发挥着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作用。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