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以军事备战为中心的国防、科技、工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巩固国家安全、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和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海军实力弱小,加强海军装备建设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海军只有一条很小批量生产线,分散于多个军工部门,产量小,没有一个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海军装备发展的需要。为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党和国家决定在三线地区布局海防导弹生产基地。1968年4月8日,七机部决定以辽宁精密机械公司筹建处为基础组建066工程筹备处。1969年8月1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同意”建设066基地,1970年066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地方人民收入水平
066基地进入远安县建设初期,有建筑工人2500人,秭归民兵师、麻城民兵师等民兵队伍约25000人,筹建人员和生产准备人员近千人。大批人员流入,改善了本地餐馆的生意状况,也促进了餐馆数量的增加。同时,通过办蔬菜队和招聘临时工等方式,地方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为改善职工生活条件,066基地与远安县协商后,远安县决定建立1500亩蔬菜基地,并成立蔬菜公司,由066基地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066基地的蔬菜供应和质量问题,也大幅增加了当地村民收入。花林寺镇石头店村村民韩国征对此感触颇深,他回忆道:“小时候我们家人口很多,吃饭都是多吃一些萝卜白菜,少掺一点米。后来成立蔬菜队后,我们一家就有6个人在蔬菜队工作。每年除掉生活费后,还能有300块钱的进款。当时就觉得收入较高了,生活条件因此才变好了。”可见蔬菜队对当地村民生活影响之大。
支援农业生产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水利电力设施建设
三线建设时期,为保障066基地职工用水用电,在远安修建了众多水利设施,不仅提高了远安地区供水供电水平,促进地区农业发展,还提升了地区群众生活水平。
066基地进入远安初期,生产生活用水十分不便。为满足基本用水需求,066基地于1970年开始供水工程建设,到1976年共投资682万元建成万山、江北、江河、红林等厂属水厂,初步形成066基地新供水系统。1983年,066基地和远安县人民政府拟定了《关于原风雷厂遗留房屋和设施移交的协议书》,将原风雷厂撤销后的部分房屋、供水管道等价值10余万元的设施,全部无偿移交给远安县人民政府,此举有效提升了远安地区的供水能力。同时,066基地还出资96万元援助远安县完成县水厂的建设,使县城居民用上自来水。
为解决基地和远安地区用电问题,066基地还积极提供技术,援助远安水电站和防洪堤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时正值远安扩建东干渠,
扩建后可灌溉沮河以东几十万亩农田,但该工程上马后缺乏资金。066基地知道后主动出资50万元进行支援,还利用多余的钱沿渠修建了2个千瓦以上的水电。九子溪电站的水轮机工作轮存在气蚀问题,万山厂主动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援助。此外,由于远安夏季多暴雨,066基地为避免洪涝灾害给远安县城和基地造成危害,还积极支援远安县沮河防洪堤工程的建设。
(二)公共交通建设
20世纪70年代,随着066基地建设的推进,大吨位车辆和行车流量剧增,促使远安公路运输修建力度大大加强。这一时期远安交通建设重点是公路修建,包括双车道公路42.76公里,铺筑沥青路面53.89公里。同时,还相继修建57条乡村公路408.8公里,实现社社通公路,89.34%的大队(村)通汽车。
除建设公路,066基地进入远安县开始建设初期便和宜昌专署联合投资76万元,由远安大桥工程指挥部领导修建了该县第一座横跨沮河的鸣凤沮河大桥,该桥连接沮河两岸公路,让涉水过河成为了历史。
066基地在远安开展的大规模交通建设,不仅有效改善了远安交通运输条件,也大幅提高了远安地区交通运输的客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截至1991年底,全县拥有在册公路通车里程
502.8公里,年完成货运量8.8万吨,货物周转量3448万吨公里,客运量140.8万人,旅客周转量4998万人公里。公路运输成为县内主要运输方式,为发展远安经济、促进远安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医疗和环境卫生建设
066基地创建时,为支援基地建设,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整体搬迁到远安县,更名为红星医院,后发展为现在的湖北航天医院。红星医院在远安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为保障066基地职工、家属和远安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
据1993年红星医院上半年医院收治病人的数据显示,地方病人占医院接纳病人总数的48%。除提供直接问诊、治病服务外,红星医院还成立专门的医疗咨询服务队,在远安县城搭设咨询台为当地群众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如1987年4月19日,红星医院在县城搭设10个咨询台,服务队成员热情地就常见病的防治与护理、急救常规与护理、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等4个方面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在3个小时内,服务队为220人次提供了咨询服务,并为240余人次测了身高、体重和血压。除医院外,红峰厂卫生所团支部也组织团员到花林寺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体检,并为他们带去常用药,受到老人们的交口称赞。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地方卫生部门的医疗压力,而且传播了医疗卫生常识,进一步密切了工农关系。
在促进远安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066基地领导与人大代表还意识到城乡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066基地建设单位205团组织150余名官兵,抽调机械设备,投资1.7万余元购买砂石水泥等材料,将远安县城关镇北门一条约500米长、5米多宽的臭水沟改造成“不见污泥见清流”的文明沟。这类举措不仅解决了城市环境难题,而且对于改善城乡卫生条件和培养居民卫生意识也起到积极的教育和规劝作用。
(四)文化教育设施建设
为保障职工生产建设和生活需要,066基地修建了露天电影院,也为远安民众较早接触到最时兴的文化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江北厂的文艺宣传队也经常到三线战士所在的建设工地和附近农村进行慰问演出,演出节目也多以当时政策方针和先进思潮为导向。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