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消费品牌赴港开店的势头持续升温,成为香港零售物业租赁市场的重要推动力。数据显示,仅在港开店及正在装修的内地餐饮企业就超过30家,而更多消费业态,如电商巨头、大型超市等,也陆续进军香港市场。这一趋势不仅为香港零售市场注入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零售物业租赁市场,提振了市场信心。
内地品牌的多元化布局是这一趋势的显著特征。以淘宝为例,其在香港尖沙咀中港城开设的“PapaHome淘宝家具实体店”首阶段运营面积超2.5万平方呎,吸引了大量本地消费者。该店不仅展示近万件家具、卫浴洁具、装修建材等商品,还结合香港房屋空间小的特点,提供小巧、精致且功能性强的家具,并推出一站式服务,从室内设计到全屋订制,再到送货上门,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京东也在部署香港业务,计划开设线下自营“京东MALL”,主要销售家用电器产品。
内地品牌的快速扩张不仅限于电商领域。去年9月,内地平价超市“好特卖 HotMaxx”正式进入香港,并在两个月内开设了4家门店。类似的餐饮品牌如太二酸菜鱼、农耕记等也在元朗、屯门的商业中心崭露头角。这些品牌多选址于民生区,进一步推动了当地零售物业的租赁需求。
香港零售物业市场的复苏与内地品牌的涌入密不可分。据香港美联工商铺统计数据,自2024年11月以来,公司为近20家内地品牌企业提供了商铺租赁服务,其中包括瑞幸咖啡、特卖场“淘多多”等。尤其是瑞幸咖啡,在短短两个月内分别在旺角和中环租下了3个铺位。数据显示,去年来自内地的零售运营商占所有新来者的28%,而2022年这一比例还不到5%。
香港旅游业的复苏也为零售物业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内地市场累计约650万人次访港,同比上升4%,非内地市场累计访港人次达191万,同比增长20%。游客数量的增加对香港的零售和旅游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香港吸引更多专业人才赴港发展的举措也进一步推动内地居民在港消费,为内地品牌在香港设立业务提供了动力。
尽管游客数量增加,但香港本地零售商对行业前景仍持谨慎态度,部分品牌因市场竞争而出清,导致本地零售商铺的空置率依然不低。然而,内地新兴品牌的涌入正在填补这一空白。美联旺铺营业董事何汉明表示,部分片区的空置商铺已被吸纳,传统核心区因游客增多,情况也有所好转。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租金没有明显的上升空间,但已呈现止跌回稳的趋势,尤其是屯门等民生区的商铺租金,今年首季度已经开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