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机票价格是最容易被认定为“大数据杀熟”的领域。
“我感觉机票价格总是变来变去的,上午看是一个价,下午又变了,所以难免就想会不会是被大数据杀熟了。”小雪坦言。
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机票价格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将其波动简单归结于大数据杀熟,且目前消费者们也习惯在多平台上比价,压缩了大范围公开杀熟的可能性。
“
“在APP上留言和机票降价完全没有关系,平台并没有定价权!”多个平台如是表示。一位头部平台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机票价格最终是航司决定的。在五一、暑假、十一等旅游旺季,还有各种大型展演活动,都会让目的地热度飙升。同一时间段内,大量预订查询涌入,航司会认为该航班需求量高,从而自动调整机票价格。
”
曾在海航、南航等航司工作的洪女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机票价格是按照舱位等级来卖的,大家都知道头等舱比经济舱贵。其实经济舱也是被分为不同的舱位,有些空间大一些的、位置好一些的舱位价格就贵。一般来说,便宜卖得快,卖完后就乘客就只能买其他价格贵一点的舱位了。”
她还表示,航空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调整舱位价格,若现有价格卖不动,不排除主动降价的可能;反之,若航班较为火爆,亦会出现涨价的情况。
有平台人士建议,如果想要低价优惠购票,可以多关注平台上低价特价票频道,勾选低价提示,一有特价票就会主动提醒。航司也会定期清理代理和占座订单,释放机票,届时入手才是有效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