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把手工程”,加快全市商务工作跨越式发展,实现换道超车的总要求,汉中市商务局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智慧化”主题主线,聚焦大市场,建设大品牌,搭建大体系,积极探索实践,协调统筹推进,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全面提升商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五大系统持续发力。
一是狠抓“数商兴农”,激发城乡发展的引擎动力。指导奥翔科技和百味园网络2家企业申报商务部国家级数字示范企业和创新型示范企业;推进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建成仓储分拣中心,实现同仓共配、智能分拣、一键代发,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在乡村地区应用;打造数字化产业生态链基地、构筑直播电商“网红带货打卡集聚地”,建设平台供应链,就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数据流、人才流本土聚集等方面强势推进;组织成立市级电子商务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深入实施流量达人孵化行动,加强直播带货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开展走播、工厂直播等方式,加速新锐网红品牌成长,挖掘地方味道、习俗、故事等品牌文化内涵,建成宁强县巴山网红小镇,常态举办“品牌汉货”直播活动。培育出“城固一品、源味镇巴、汉韵西乡”等9个区域公共品牌和56个网销品牌,倒逼农村产业发展。近五年,全市电商交易额1125.69亿元,年均增速27.94%,网商总数达4.66万户,电商带动就业人数13.63万人,电子商务产业已成为汉中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是狠抓“数字外贸”,培育外向经济的强劲动能。加快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举办“汉商出海·货通全球”2022首届跨境电商峰会,引进阿里巴巴国际站在海外建设营销网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搭建外贸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先后申报争取中省外经贸发展资金8900余万元,市场主体和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汉中海关揭牌开关,中欧班列“汉西欧”专列成功首发,综合保税区筹建稳步推进,深化与天津、霍尔果斯、连云港等口岸战略合作,海关综合业务技术用房项目主体项目年内建成。组织企业多批次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等境内外大型展销活动,积极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是2015年的5.6倍,“十三五”年均增速达18.5%,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西药原料、植物提取物、传感器、精密齿轮、服装服饰等贸易辐射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价值和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三是狠抓“数字服务”,增强便民建设的后发优势。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多元服务—广泛参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联合推进机制,组织企业参与信用共建,营造诚信氛围,享受惠企服务,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聚焦汉台区、南郑区,选择6个便民生活圈进行试点创建,积累经验形成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到2025年末,全市建设21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商业便利化、标准化、数字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改善服务基本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启动建设南郑区数字经济创业街区项目,以“电商直播+商务办公+线下体验”为核心模式,建设电商产业园区网络直播中心(直播间14个)、创业创新孵化中心,重点加强智慧商圈、智囊超市、智慧家居、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体验应用,更好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四是狠抓“数字扩需”,开拓市场体系的增长空间。鼓励发展无人超市、电子发票、电子合同、提升无接触配送、云展会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应用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应用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抢抓元旦、春节等各节庆,围绕“推进品牌建设、引领品质消费”,对汽车、家电、餐饮、零售等重点领域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发放电子惠民消费券1500万元、涉及成品油、住宿、餐饮、家电、商场、超市、旅游、药品等多个行业,带动消费5亿元以上。重大节日、重要时段,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监测预警市场供应信息,连续多年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促消费先进单位。累计培育线上企业766户,完成投资109.86亿元、204个商贸流通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用一批农村标准化超市、农贸市场,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五是狠抓“数字党建”,筑牢商务战线的思想根基。努力探索以信息化推动党建科学化的新路子,启动商务系统“智慧党建”工程,吸取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依托“天汉先锋”“汉中商务”等微信公众号,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智慧党建”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全面覆盖基础党建业务,为全体党员干部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及监督等网络化、智能化操作载体,同步开发“智慧党建”平台手机APP,与“智慧党建”网络平台互联互通,让商务系统各级党组织参与管理、全体党员共同使用,使党建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全景式”展示和推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