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伏大热天的
除了空调房和冰西瓜
还能靠啥“降温”

当然是蜀黍们汗流浃背换来的
“消暑故事”呀
这案件破的嘎嘎快
追赃追的利利索索
比冰棍儿还解渴
烈日蝉噪暑气狂
黑衫胖哥窜货廊
佯装购物声东去
暗揣香烟入袋囊
(点击图标观看视频)
话说这三伏天儿,太阳晒得柏油路都快化了,可偏偏有人顶着日头搞“副业”,“薅羊毛”还上了瘾。
“警察同志,我店里的香烟对不上数了,少了好多。”
下午四点,许女士满头大汗跑到高碑店派出所报案时,那叫一个火急火燎。“丢的都是几十块一盒的好烟,我这小本生意可亏大发了。”
接警后,副队长郭昭、民警秦燕翔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店里虽然有监控,但每天进进出出的顾客太多,经验丰富的民警们开启重点时段“随机抓取”浏览模式,高倍速的跳转中,一个形迹可疑的“黑衣人”脱颖而出,进入了民警视线。
再仔细一筛:好家伙,这个年纪不大、个子不高的黑衣小伙,妥妥的一枚“戏精”!
自六月初以来,隔三差五光顾。
每次进店,他都先抄起最便宜的矿泉水、方便面,然后一脸真诚地指向角落:“老板,那款锅巴帮我拿一下呗!”“上次的麻辣花生不错,再来两袋!”“啤酒帮我换个冰镇的!”
然后,等许女士起身走出,这位“影帝”便立马左右开弓,把收银台旁货柜上的香烟往兜里猛塞,动作隐蔽而熟练,待许女士回身走来,他又佯装挑选物品,故作淡定。
每次结账时都彬彬有礼,阿姨叫得倍儿甜,扫码结清购物袋的“小零食”,愣是演出了“老实顾客”的自我修养。
“这哥们儿是把兵法读歪了吧?‘调虎离山’用得挺溜啊!”
这“雕虫小技”在民警看来可笑又可悲,短短几天,用同一招“薅”走了几十包香烟,店家直到盘货才发现“库存蒸发”。
“大胆蟊贼,绝不能任其再祸害周边商家!”民警锁定其形貌特征后,沿街走访商户、深入小区物业,结合社区网格员提供的流动人口信息,终在一处出租屋登记簿上发现蛛丝马迹——“王某,21岁,体貌特征相符”。
更巧的是,社区民警老张回忆:“前日下片儿时,见过该人出入一间工作室。”
两天后,民警顶着炎炎烈日,在王某工作地来了个“守株待兔”。
见到警察,这位“香烟搬运工”瞬间蔫了,交代得如竹筒倒豆:“第一次得手后觉得挺容易,就……没忍住。”
最终,王某喜提刑拘。
贪小便宜,看似“血赚”,实则“血亏”!
最后,提示店家们:独守店铺时,贵重物品别放明面儿上,监控得装——高清带声儿的!
老翁闲行瞄单车
未锁孤零落路旁
一时贪念生心底
骑行卅里暗收藏
(点击图标观看视频)
蝉鸣嘶哑的午后,退休的老刘摇着蒲扇,慢悠悠地在小区附近踱着步子消消食。
走到一个单元楼下,发现一辆未上锁的半旧自行车斜倚在栏杆旁,车把上还挂着个褪色的购物袋,在热风中轻轻晃动。
老刘眯起昏花的眼睛,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他伸出手指碰了碰车座——皮质完好,又拨弄了下车铃,声音在闷热的空气中格外清脆。
四处张望,空无一人。他汗湿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蹭,鬼使神差地握住了车把......
“我刚买完菜,拎到家,再回去,放单元口的自行车不见了......”
辖区赵女士呼哧带喘地跑到花家地派出所,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虽然车并不昂贵,但它是每天出行的交通工具,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社区民警范玉才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他通过走访物业、保安员和周边居民,一点点拼凑线索。
烈日当空,汗水浸透警服。经过连续两天的走访工作,范玉才锁定了偷车男子刘某。
为了不打草惊蛇,范玉才利用休息时间便装侦查。
一次跟踪中,刘某察觉有人尾随,警觉地问:“你找谁?”范玉才镇定应答:“走错门了。”正是这次巧妙的周旋,让他最终确认了刘某的住址。
亮明身份,四目相对,刘某一脸错愕,认出范玉才正是前两天“走错门”的陌生人,不禁感慨:“原来电视里演的警察抓贼场景是真的!”
面对民警的询问,刘某起初不以为然:“自行车没上锁,骑走怎么了?又不是偷!”然而,当范玉才严正释法后,刘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盗窃。
原来,他把车子一番保养维修后,竟然骑到了33公里外儿子家“安放”。
乘胜追击、跨区追赃,“宝物”又回归到主人身边。赵女士深受感动,专程送来锦旗。感谢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最终,刘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烈日淬炼初心,汗水浇铸信任。那些结着盐花的警服,在滚烫的街道上写下一行无声的誓言:热浪不退,守护不息!
素材来源:高碑店派出所、花家地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