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眼病,若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可能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就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最终导致永久性失明,它便是眼科界的 “急症之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33538532.jpg" alt=""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症状往往来势汹汹。患者会突然遭遇剧烈的眼部疼痛,仿佛被重物狠狠击打,同时还会伴有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视力也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严重者甚至只能勉强看到眼前的手动或感受到微弱的光感。除此之外,眼睛充血、瞳孔散大、眼压升高等体征也可能相继出现。
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科主任侣晓梅指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根源在于前房角突然关闭,使得房水排出受阻,进而引发眼压急剧升高。在正常情况下,房水不断生成又不断排出,以此维持眼压的稳定。但当眼睛存在解剖结构异常,比如前房浅、房角狭窄等问题时,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像情绪激动、在暗室中长时间停留、过度用眼等,就很容易导致房角突然关闭,造成眼压迅速飙升。
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受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 “青睐”: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发生变化,晶状体慢慢增厚,这可能会让前房变浅、房角变窄,从而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情绪更容易激动,也就更容易诱发青光眼。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那么其亲属患病的几率会相对更高。
远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的眼球相对较短,前房较浅,房角也较窄,患病风险随之增加。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紧张焦虑的人:这类人群因为精神状态不稳定,也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
为了有效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眼科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远视眼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眼压测量、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这样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尽量减少焦虑、愤怒、激动等强烈情绪,因为情绪的大幅波动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
避免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不要在黑暗的房间里长时间停留,比如看电影、看电视时不要关灯。因为黑暗会导致瞳孔散大,增加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风险。
注意用眼适度: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像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或手机等。每隔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眺望远方或者闭目养神。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防止身体和精神过度疲劳。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饮水要少量多次,防止短时间内眼内房水生成过多,导致眼压升高。
慎用散瞳药物: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青光眼病史或潜在风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瞳孔散大的散瞳药物。
倘若不幸患上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有以下三种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医生会首先采用药物来降低眼压,常用的有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甘露醇静脉滴注等。
激光治疗:当病情稳定后,可以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以此预防青光眼的再次发作。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比如小梁切除术等;而对于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则可以选择青白联合手术。
不同的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科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注重日常预防,就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眼睛,避免被这位 “视力窃贼” 侵害。
特别声明:本文致力于科普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若有文字、图片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33538802.jpg" alt="" />
侣晓梅
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科主任
主任医师
简介: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先后两次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进修学习。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吉林省区眼底病学组委员,吉林市医调委特聘专家,擅长眼底病、青光眼、眼部美容整形、翼状胬肉、眼底病、干眼症等方面的疾病的诊治。
来源: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