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外形如蚕豆,位于背部中下方的左右两侧,承担着运送、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参与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健康、生成红细胞等重要生理功能,是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必不可少的器官。
然而,肾脏功能一旦受损,机体无法代偿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引发,严重威胁身体健康。今年的“世界肾脏日”到来之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占宇就来跟大家说说肾脏保健那些事……
5个“不经意”行为
正在悄悄“透支”肾健康
1.憋尿
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停留时,增加了细菌感染和结石形成的风险。
专家建议:定期排尿,避免过度憋尿。
2.熬夜
不仅破坏人体生物钟,还会影响肾脏器官的休息和修复。
专家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3.吃得太好
特别是高蛋白、高盐分的饮食,增加肾脏负担的同时,容易形成结石。
专家建议: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搭配。
4.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专家建议: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5.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和感染的风险。
专家意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尿液颜色接近透明或浅黄色为宜,以降低结石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
当心肾脏疾病来临!如何预防?
肾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水肿,尿量减少、泡沫尿、血尿,,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肾脏病一旦发展到终末期,需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王占宇副主任表示,超过65岁、、高血压、有肾脏病家族史、长期服药、肥胖都是肾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应特别引起重视。预防肾脏疾病,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控好“两压一糖”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将血糖(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血压(<130/80mmHg)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合理饮食,减轻负担
低盐(每日<5克)、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每日0.8g/kg体重)、限磷(少喝碳酸饮料)饮食可降低肾脏负荷。
3.远离伤肾行为
避免滥用保健品、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戒烟(尼古丁收缩肾血管);每日饮水1500-1700ml(心肾功能正常者)。
4.运动与体重管理
每周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BMI维持在18.5-24.9,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