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安县,一家开业仅七个月的花饽饽小店凭借“颜值与实力并存”圈粉无数。店主荆艳楠带着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将山东胶东花饽饽这门非遗技艺引入固安,让传统节庆美食走进百姓日常,更通过短视频平台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成为传递祝福的新时尚。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6/153055512.jpg" alt="" />
一走进店内,各式造型独特的花馍便映入眼帘:寓意长寿的桃树、浪漫的玫瑰花束、喜庆的乔迁主题花馍,每件作品都栩栩如生。这些精美作品源于荆艳楠对非遗技艺的执着。2024年她专程赴山东潍坊,向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一个月里,她从揉面、发酵到塑形、配色反复打磨,将这门融合民俗文化与手工智慧的传统技艺“吃透”。2025年1月5日,她的花饽饽小店在固安开张,开业首月便迎来订单潮。
花饽饽手艺人荆艳楠:“刚开业第一个月就顾客不断。固安很多人都来预定,当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没顾客,而是人手不够,忙不过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6/153055812.jpg" alt="" />
荆艳楠深谙“守正创新”之道,在坚守传统工艺根基的同时,赋予作品时尚新意。她坚信,只有扎实掌握老面发酵、手工塑形的传统技法,才能让创新更有底气,让每一件花饽饽既保留记忆中的老味道,又焕发现代审美活力。
花饽饽手艺人荆艳楠:“咱们这个面团的发酵,它是一个基础,需要掌握它的温度、时间等技巧,让面团质地比较松软且有韧性,蒸制后不易变形。同时还要保证这个口感的酥软,便于大人小孩儿都能咀嚼。”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6/153055862.jpg" alt="" />
对品质的坚持让小店口碑渐起,而短视频更成了“破圈”帮手。荆艳楠每天坚持更新内容,让更多人认识了这项传统手艺。
花饽饽手艺人荆艳楠:“目前来讲,大部分的顾客都是看我的短视频来店里预定的,所以,我每天都坚持发短视频。最高的一条跑了20多万,开业7个月以来共计积攒了1600多个新老客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6/153055222.jpg" alt="" />
如今,店里的花饽饽已覆盖寿宴、满月、婚宴、乔迁等各类场景。从传统节庆食品到日常祝福载体,荆艳楠用创新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也让非遗文化在舌尖上延续传承。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6/153055262.jpg" alt="" />
花饽饽手艺人荆艳楠:“今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将花饽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的发扬光大,研发出更多带有中国美好寓意的花饽饽,献给咱们固安以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让每一个家庭都能用上这种健康又营养、意义非凡的花饽饽。”
记者:万倩 辛响 樊林耸(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