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老院落:让“旧时光”长出新商机 。红光沟曾是航天六院研发火箭发动机工作片区,因航天六院整体搬迁,加上青壮年外出,一度是“空心沟”。这里的航天历史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且背靠山林、溪流环绕,具备发展民宿的天然条件。不能简单翻新,要留住“乡愁”、深挖“航天精神”,2023年初,村集体积极向镇政府争取,谋划“红光沟故事”主题民宿项目,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老院落——保留老灶台、旧物件等原有设施,收集村民家中的老农具、老照片布置公共空间,甚至邀请村里的老匠人用传统手艺修复门窗。同时,为满足现代需求,民宿配套了独立卫浴、无线网络等设施,实现“古朴外表、舒适内核” 首批改造的5座民宿试营业后,凭借“老院子+慢生活”的特色,很快在社交平台走红。
植入“故事线”:让游客住民宿、听故事。“红光沟民宿,卖的不只是房间,更是故事。”据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雷鑫介绍,团队专门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红光沟老员工,整理出红光沟的“航天记忆”,并将这些故事融入民宿体验中。“以前游客来村里最多待半天,现在住民宿、听故事、体验农活,平均能住1.5天,带动餐饮、农产品销售翻了番。”雷鑫开心地说道。今年“五一”假期,红光沟8座民宿全部爆满,带动周边农户土鸡蛋、山野菜等产品热销。
抱团谋发展:让“一家火”变成“全村旺”。红光沟民宿的走红,没有止步于“单打独斗”。村里制定了“民宿+”发展计划:民宿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农产品直供协议,游客餐桌上的蔬菜、腊肉都来自村民菜园;培训村民成为“故事讲解员”“农事体验向导”,目前已有12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甚至带动周边农户改造自家房屋,发展“小微民宿”,形成集群效应。
如今的红光沟,昔日的闲置院落成了网红打卡点,沉寂的山沟沟有了欢声笑语,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红光沟的故事编成绘本、做成文创,让更多人通过民宿认识红光沟、爱上马鞍山村。”村常设干部们望着山沟里错落有致的民宿,眼里满是期待。
从“空心沟”到“网红地”,红光沟民宿的发展证明:乡村的价值不止于土地和风光,那些藏在老房子、老故事里的“乡愁”,正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