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团队总是忙,却看不到结果?紧迫感,是真的吗?

   日期:2025-03-16    作者:zxc2tyc2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quote/335.html

01

企业缺乏的不是紧迫感

而是“真实的紧迫感”

每当企业面临转型与变革时刻,老板和管理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必须有紧迫感” 。然而,此时的“紧迫感”真的对团队管用吗?

管理学大师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曾在《紧迫感:在危机中变革》一书中指出:组织真正的挑战不是没有紧迫感,而是充斥着“虚假紧迫感” 在他看来,真正的紧迫感(True Urgency)是一种由机遇和挑战驱动的建设性力量,而虚假紧迫感(False Urgency)则是一种由焦虑和压力引发的无效折腾。比如:

这些问题的真相很简单:他们的紧迫感是假的!

比如,诺基亚的衰落,就是“虚假紧迫感”的典型案例;而华为的崛起,则是“真实紧迫感”推动企业变革的最佳实践。那么,如何区分企业变革中紧迫感的“真”与“假”?如何让紧迫感成为企业变革的驱动力?我们先来看看诺基亚的故事。

02

诺基亚的“紧迫感”

为什么是假的?

在有关诺基亚变革的很多文章与当事人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诺基亚并不是在毫无紧迫感的情况下“倒下”的。事实上,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后,诺基亚的管理层表现出了极强的焦虑感。他们迅速推出了智能手机项目,召开无数次会议,要求团队加快研发速度,并向投资者承诺尽快推出能抗衡苹果的产品。

但结果呢?

最终,诺基亚在一片“紧迫感”的口号声中走向衰落。

这就是典型的“虚假紧迫感”——一种让企业显得很忙碌、很焦虑,但实际上方向错误、执行混乱的管理陷阱

那么,真正的紧迫感是什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华为的做法。

03

华为的“真实紧迫感”

如何真正推动企业变革?

如果说诺基亚的失败是因为“虚假紧迫感”,那么华为的崛起,则是“真实紧迫感”推动企业变革成功的最佳案例。

翻看华为近些年的“总裁办文件”以及《华为基本法》、《以客户为中心》等内容,我们会明显发现,“真实紧迫感”已经成为华为的基因,在创始人任正非的管理哲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

相比诺基亚,华为的紧迫感是基于现实,而不是焦虑;是基于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冲动;是基于落地执行,而不是表面文章。

这就是“真实的紧迫感”——让企业真正行动起来,推动变革的力量

那么,企业在变革实践中,如何区分“真”与“假”?

04

如何识别“虚假紧迫感”

——三大常见误区

很多企业在变革中,总是误把“虚假紧迫感”当成“真实紧迫感”,导致改革失败。以下三种误区,最为常见:

1. 焦虑式紧迫感:情绪化焦虑,而非理性判断

有些企业看到竞争对手崛起,就立刻陷入焦虑,觉得“我们要快点做点什么”,但并没有冷静分析市场与客户情况。

典型表现:

2. 跟风式紧迫感:盲目模仿,而非精准布局

有些企业看到竞争对手做AI、搞数字化转型,自己也马上跟进,但却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典型表现:

3. 形式主义紧迫感:喊口号,而非真正行动

很多企业强调紧迫感,但行动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典型表现:

05

如何建立真正的紧迫感

——三大关键行动

行动1:让紧迫感基于数据,而非情绪

行动2:让紧迫感变成全员共识,而不是高层焦虑

3. 让紧迫感转化为具体行动,而不是停留在讨论

真正的紧迫感,不是让组织陷入焦虑,而是让企业跑得更快、走得更稳。它不在口号里,而在行动里。您说呢?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