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如何变坏?这部8.7分英剧后劲太强

   日期:2025-04-01     作者:b1p8t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700.html
核心提示:此外,剧中最令全球观众共鸣的地方,是它点破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巨大冲击。剧集中,警方找不出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不得不

此外,剧中最令全球观众共鸣的地方,是它点破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巨大冲击。


剧集中,警方找不出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不得不到学校里寻找线索。但接受调查的孩子们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发泄情绪,巴斯科姆依然找不到突破口。


最终,觉得在学校里调查的父亲“瞎忙”“丢人”的泰里实在看不下去,找机会向巴斯科姆透露了他作为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信息,令剧集第一次呈现了“反转”的效果。


(图/《混沌少年时》)

因为这部剧,社交网络上围绕“是否应限制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展开了争论,编剧亦呼吁英国法律应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访问社交媒体。


据报道,2024年,澳大利亚通过法律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2025年2月,丹麦政府也宣布将推行校园手机禁令。


但除掉社交媒体这个“洪水猛兽”,问题就解决了吗?


在剧中,两位警官直白地表达,学校从来不是一个“纯洁”的环境。而在我看来,问题的核心也绝不只是互联网。


你不知道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就有同学议论老师的私生活,吐出你在家里接触不到的脏话。长大后,你发现如今的小孩比你当年更甚,但他们的行为模式似乎更好理解了——都是从网上学的。


有的地方流行邪恶的emoji,有的地方“投厕”“开盒”之风盛行。高速传输的数据让八卦成倍地裂变,也让恶意指数级增长。


《善意的竞争》中,转校生禹瑟琪前一天晚上买了二手校服,第二天就被贴脸开大“你的校服上有精液的腥味”。(图/《善意的竞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青少年有13亿,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每年有约110万青少年死亡,主要死因是道路交通伤害、自杀和人际暴力。


在与心理学专家布里奥妮(Briony)交谈时,杰米多次强调自己“丑”。说起来,英剧的选角总是令人难以信服,正如我不理解《正常人》中的女主也因为外貌被排挤一样。


但我猜想,这种“丑”或许不只是指外貌,而是指一种“乡下人”的气质:不懂游戏规则,不会“读空气”,没有值得利用的资源,以至于只能徘徊在掌握话语权的小圈子之外。而边缘人怎么会有魅力可言呢?没有魅力的人又如何能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自卑从来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不受控制地外化。而在有毒的男性气概的催化下,它还有可能化为怒火转移到他人身上。


“你怎么看待男性气概?”


在作为剧集高潮的第三集中,为了给杰米写评估报告,布里奥妮试图了解杰米自己是怎样理解“男性气概”的。她用几乎完全不审判的方式与杰米沟通,但只是因为没有如杰米所想地安抚他的情绪,他还是被激怒了,且不止一次。会话结束后,布里奥妮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想必当晚的惨案如何发生,她已了然于胸。


(图/《混沌少年时》)

也是在看了这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不以尊重为前提而表达的好感,为何会令人不适。


读书的时候,老师总喜欢把爱捣蛋的男孩子和成绩优秀的女孩子安排做同桌,认为可以起到 “先进带后进”的效果。很不幸,我曾经就是那个被安排的女生,这导致我几乎每个学期都会跟同桌爆发冲突。最严重的一次,书桌都被掀翻了,对方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掐着我的脖子将我推到地上。


后来,冲突以老师进入教室准备开始上课而终结,我也不记得对方是否受到了惩罚。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被当时的好友告知,我的同桌曾说他喜欢我。


我大惑不解至今,终于在《混沌少年时》中看到了答案。原来“想占有”不等于“喜欢”,而“喜欢”或“想占有”的情绪,并不会抑制某些人作恶的欲望。他们甚至会认为,“点到为止”的作恶是一种“宽宏大量”——放在我的经历中,或许就是“本可以把她打破相,但我只是把她推倒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在暴力面前,自己的目标只有俯首称臣甚至投怀送抱的份儿,不管这“暴力”是言语还是刀枪。


而这样一个人,甚至可能小学都没毕业,又或者刚上初一。


(图/《混沌少年时》)


有意思的是,这种对注意力的渴求和对聊天走向的控制欲,不只在杰米身上有所体现。在心理学专家布里奥妮面前,斯坦德林安全训练中心的保安敢于评判她的工作方式,分享自己近期学来的“心理学知识”,发现对方不接茬时又突然开始诉苦。


至于温赖特五金店那位共情施害者家属的店员则更不必多说了,那几乎已是成型了的厌女症患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了写出具有说服力的作案动机,编剧杰克·索恩(Jack Thorne)买了一部一次性手机,花6个月深入研究网络上的极端厌女内容,发现“incel”(非自愿单身者)对所谓的二八法则深信不疑:80%的女性只被20%的男性吸引,因此男孩必须操控女孩才能获得伴侣。这让育有8岁儿子的索恩细思极恐。


(图/《混沌少年时》)


剧集的最后,杰米决定认罪,但作为观众的我并未感到如释重负。如果说杰米认罪只是出于对庭审的恐惧,我们又如何考证,他是否认知到自己观念中的荒谬之处?如果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再教育,当他有机会出狱时,一切向善的改变都不会发生。想到这种可能,更令人胆寒。


不可否认,过量的资讯冲击,让许多青少年失去了阅读长内容、输出多层次观点的能力。但我想,要遏制悲剧再次发生,除了让孩子们少看手机,也必须让他们有机会接收来自社会的多种声音。
换句话说,提供足够的支撑,让他们不被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认识到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也不羞愧,或许才是能让一个孩子从容面对复杂世界的最大底气。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