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倒计时48小时
距离特朗普为普京设定的停火“最后期限”已经不到48小时,俄罗斯似乎仍未对停战表现出任何实质性迹象。即便特朗普以往以强硬著称,面对这一局面,他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威胁似乎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情况下,特朗普决定祭出最后的两张底牌,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推动俄罗斯考虑他提出的“和平倡议”。
特朗普决心通过压低国际油价来打击俄罗斯,这一策略或将为中国和印度带来意外的好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国际博弈?让我们一起分析特朗普的“杀手锏”和这场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弈。
特朗普的“经济杀手锏”
根据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的报道,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布了关于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与普京会谈的积极声明,表示此次会谈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和平进程。特朗普还表示,美国与欧洲盟国达成一致,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推动结束俄乌冲突的局面。
看似言辞积极,仿佛和平即将到来,但随后的话锋突转,特朗普开始施压。他明确指出,美国将继续实施“二级制裁”,并强调若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未展现足够诚意,将面临更加严厉的经济惩罚。这一表态展现了特朗普对制裁效果的不确定性,并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策略——通过压低国际油价来直接打击俄罗斯。
特朗普显然认识到,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这使得油价的波动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8月5日,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后,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示如果国际油价下跌10美元或更多,俄罗斯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他认为,只有让俄罗斯的经济承受巨大的压力,普京才有可能考虑停战。
泽连斯基对此观点表示高度认同,认为西方制裁将成为推动停战的关键因素。他对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举措表示支持,并指出这将迫使莫斯科感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
俄罗斯经济的“失衡”困境
俄罗斯作为一个典型的能源依赖型国家,其经济与油气出口密切相关。根据2025年7月的欧盟制裁,俄罗斯石油价格的上限被调至47.6美元,远低于俄罗斯设定的70美元“财政安全线”。这一举措无疑加大了俄罗斯的财政压力。
此前,俄方多轮制裁已导致油气收入下降了近15%。预计到2025年底,俄罗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损失将超过4470亿卢布。然而,战争带来的巨额军费开支依旧居高不下,俄罗斯已将其GDP的6.7%用于军事开支,国家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被吞噬。普京本人也在7月20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若不加快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俄罗斯将面临失去国际竞争力,甚至威胁到国家主权。
这种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得俄罗斯极易受到外部制裁的影响。西方国家可以轻松实施经济打击,而自身损失却极为有限。特朗普显然抓住了这一点,认为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俄罗斯本已薄弱的经济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
中印成最大受益者?
在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主要买家中,中国和印度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主要将俄油用于国内消费,而印度则通过转售俄油从中牟利。尽管欧洲国家知道,从印度购买的俄罗斯石油加了中间利润,但其价格依然比美国原油更具吸引力。因此,印度并未完全遵循美国的制裁要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从中受益。
若油价进一步下跌,印度的转售利润空间无疑会进一步扩大。特朗普对印度这一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印度借美国制裁之机大赚一笔,令他感到无法容忍。因此,特朗普除了继续施压俄罗斯外,也把矛头指向了印度和中国。
对中国来说,尽管其主要购买俄罗斯石油用于自用,但若油价下跌,中国也将受益于此。然而,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仍然保持谨慎,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行动;然而对印度,他已决定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
特朗普的制裁行动:直指印度
特朗普宣布将对印度的关税进一步提高,作为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惩罚”。印度方面对此强烈反应,表示将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并抵制美国商品。印度总理莫迪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全体国民支持本土产品。这一举措无疑会加剧美印之间的摩擦。
俄罗斯是否会因此屈服?
尽管特朗普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施压力度不断加大,但俄罗斯是否会因此屈服仍是未知数。即便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俄罗斯仍可能坚持向国际市场出口能源,试图维持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战略地位。这意味着,在这场博弈中,最大的受益者可能仍然是印度,尤其是印度能够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结语:特朗普的“杀手锏”能否奏效?
总体来看,特朗普这次施压手段并非全新策略,但其实际效果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势头依旧强劲,普京似乎并不愿轻易放弃这一战略窗口。因此,特朗普的“杀手锏”可能最终仍会落空,难以达到预期的停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