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热浪滚滚。7月下旬以来,受上游下浒山水库高压线路检修影响,青草镇境内大沙河径流量骤减至临界断流状态,全镇36万亩农田面临灌溉危机。面对这场大“烤”,青草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打响抗旱保收攻坚战。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52100782.jpg" />
构建三级联动抗旱体系。“抗旱就是保民生,保收成就是保饭碗!”青草镇党委书记王建海在抗旱专题会上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三级责任体系,成立5个抗旱工作专班,深入22个行政村开展督导。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协调解决抽水设备调配、用电保障等难题。
创新实施分级保水方案。在三畈村千亩稻田边,镇农发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村民搭建临时拦水坝:“这个位置水流平缓,砂石层厚,蓄水效果最好。”面对河床干涸的困境,青草镇创新推出“三水并用”策略: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通过河道拦砂坝蓄水、挖掘渗水井保障生产用水;保留大沙河生态基流,维持生态用水,维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紧急启动全长8.6公里的“三级提水”工程,将水源从3公里外的中楼村引至复兴村、新民村的稻田里。截至目前,已累计灌溉农田2.1万亩次,挽救濒危作物0.8万亩。
织密节水抗旱宣传网。“老张,你家的微喷带要这样调整角度……”在高山村,农技员老程正手把手教村民使用节水灌溉设备。青草镇共组建22支“抗旱服务队”,走村入户发放《科学灌溉指南》3000余份,开展技术培训26场次。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52101842.jpg" />
“这场旱情既是挑战,更是倒逼我们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的契机。”青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朝阳表示,截至目前全镇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控制在5%以内,预计秋粮总产仍可保持稳定。
烈日下的青草大地,干群同心绘就的抗旱图景正徐徐展开。从临时拦水坝到智能监测站,从田间地头的汗水到手机屏幕的指引,这场与高温的赛跑中,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得到生动诠释。待到金秋时节,这里必将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汪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