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建议,开展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华东五校联盟“AI+X”微专业升级;加州理工常规放榜,7位中国大陆学生获offer;剑桥大学发布2025申请数据,再创历史新高;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武汉大学官宣扩招......
两会声音
1.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开展未成年人“息屏24小时”行动
3月6日,在两会北京团小组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呼吁,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贴近大自然,走进真正的社交场景,成长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
建议提出,“息屏24小时”行动以倡导数字平衡的生活方式为基本理念,旨在帮助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与数字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未成年人通过短期的息屏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参与集体活动、家庭互动和社区交流,促进身心和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全国政协委员于本宏:建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拆卡政策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于本宏向关注直播拆卡乱象的治理问题,他建议要向直播拆卡乱象亮剑。
于本宏表示,直播间通过主播的“表演式拆卡”(如夸张的惊喜反应、刺激性话术)和“赌博机制”(抽卡概率不透明、以小博大、诱导连续购买以套利),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特点,诱导其频繁充值、继续加包、重复购买,甚至导致未成年人因沉迷拆卡而盲目产生大额消费,且维权困难。由于网络监管手段具有滞后性,且直播间新玩法层出不穷,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查处难度较大。
他建议,应未雨绸缪,加大对拆卡类直播的执法力度。
一是,推动立法明确规定,直播拆卡行为若同时具备“付费投入—玩法具有以小博大的不确定性—产出可变现”这三个核心要素,则应被认定为变相赌博。
二是,多措并举监管,比如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拆卡活动,直播平台应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识别和拦截机制;同时,对未成年人账号设置单日/单月消费上限,并禁止打赏、抽卡等高额支付功能,设立便捷的未成年人消费退款通道。
三是,过程监控,强制要求直播间公示卡牌抽取概率,并禁止虚假宣传,利用AI技术实时监测诱导性话术,并对违规主播进行封禁处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
3.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建议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建议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
他指出,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发展需要,高中教育已成为基本要求。建议可以分期实施,如先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后实施幼儿园免费教育;也可以先免学费,再免除学杂费,最终实现“两免”。还应取消高中和中职强制性分流,让学生自由选择上高中还是上中职,并赋予转学自由。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4. 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建议孩子违法家长必须赔偿被害人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诸多家庭教育的缺失。他建议,通过立法要求相关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强制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规定相关家长必须承担赔偿孩子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各方面经济损失,并将其履行情况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以法律的强制手段督促相关父母承担起监护职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5.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建议提高学校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带来了关于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的建议。
庹庆明介绍,1985年制定的教龄津贴标准是:满5年不满10年者,每月发3元;满10年不满15年者,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者,每月7元;满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教龄津贴根据教师的教龄计算,教龄越长,津贴越高,体现了对教师长期从教的肯定和奖励。
目前该标准已执行近40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师群体的其他薪酬标准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教龄津贴标准却一直没有调整。当前,教龄津贴在教师收入结构中占比0.1%左右,近乎忽略不计,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
庹庆明认为,让教龄津贴制度重新焕发生机,有利于营造和巩固“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行业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
因此,他建议将教龄津贴原有的固定金额标准调整为按基本工资百分比计算的动态标准,使教龄津贴占教师基本工资的5%至10%,充分发挥教龄津贴对教育行业的长效激励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
来源:翠鹿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