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政法系统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6月20日下午,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培训,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余军受邀作专题辅导。
宁波是民营经济大市,也是制造业大市、进出口大市,更是知识产权大市。《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等保护既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又是贯穿整部法律的基本理念。”会上,余军教授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章节和条款出发,结合立法背景与实务需求,深入解读了法律内涵、制度创新及其对民营经济的深远影响。他认为,要从公平竞争、融资支持、权益保护、政府服务与诚信等四个方面精准施策,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法学法律工作者需要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主动走向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如帮助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员工合规培训等,通过法律工具固化平等理念,确保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市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代表说。

在场企业家代表表示,通过培训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并且了解到该法的出台对于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就像给中小企业吃了定心丸,让大家更加敢闯敢干了!
据了解,为助力民营企业增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专家编写了《宁波市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侵权风险防范手册》,会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
此次培训以视频会议方式举办,各区(县、市)和有关开发区设分会场。市委政法委、市政法有关单位、宁波海事法院、市法学会的分管领导、职能处室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企业代表、法学法律专家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市、县两级共计320余人参加培训。
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深化政法系统“法护营商”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打造特色法治服务品牌,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依法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政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