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的研究呼吁进一步探究新冠疫苗与长期视力问题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疫苗在抗击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出现的数据表明,我们或许尚未完全摆脱困境。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有20项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对243名年龄在18至84岁之间、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所报告的眼部问题展开了调查。
在这些患者中,近半数(42%)接种了辉瑞 - BioNTech疫苗,该疫苗是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推广使用的疫苗。
眼部炎症问题较为突出。近半数患者报告患有眼部炎症,例如葡萄膜炎,这是一种发生在眼睛深处的炎症。
另有24%的患者被诊断患有视神经炎,即视神经出现肿胀,这会导致疼痛并威胁视力。
由疱疹病毒攻击眼睛引发的疱疹眼病,出现在14%的病例中,患者会出现眼睛发红、疼痛和不适等症状。
大约10%的患者记录有视网膜循环问题,也就是眼睛的动脉或静脉发生阻塞,这可能引发突然的视力丧失。
还有一些较为罕见的病例,患者出现了与视网膜相关的问题,导致眼睛出现“黑斑”或“盲斑”。
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观察结果来自土耳其近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对64名患者在接种两剂mRNA疫苗前后的眼部状况进行了跟踪。
通过详细的眼部扫描,研究人员发现,负责保持角膜清洁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下降了8%。这些细胞无法再生,一旦失去过多,将会对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从数据来看,健康的成年人每平方毫米通常有2000到3000个这样的细胞。接种疫苗后,平均值从2597下降到了2378。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数字仍处于安全范围,但对于患有眼部疾病的人,或者接受过LASIK、切除或角膜移植等眼科手术的人来说,这种下降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研究人员还指出,接种疫苗后角膜增厚了约2%,这是可能发生肿胀的迹象。
此外,内皮细胞呈现出蜂窝状变形,单个细胞之间的大小差异增大,这些都是细胞处于应激状态的迹象。
尽管没有一位研究参与者报告直接出现视力问题,但专家警告称,角膜的长期结构变化可能会造成持久的损伤,尤其是在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身上。
发表在《眼科流行病学》上的这项研究的作者法特玛·苏梅尔博士和塞夫吉·苏巴西强调,需要密切观察相关情况:“内皮计数低或者接受过角膜移植的人,应密切监测内皮状况。”
据Healthline介绍,接种疫苗后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情况较为罕见,似乎是由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所引发的。
症状可能包括视力模糊、对光敏感、眼睛发红、眼睛疼痛、眼睛周围出现,或者疱疹感染重新激活。
在极少数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会排斥先前移植的角膜,从而导致视力丧失和移植失败。
这意味着移植的角膜会失去清晰度和功能,导致视力受损,并且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手术。
这些发现并非具有决定性,专家也并不建议人们因此跳过新冠疫苗的接种——恰恰相反。
但他们敦促医生和患者不要忽视这些细微的警告信号。
建议那些曾经做过眼科手术、患有慢性眼病,或者在接种疫苗后发现视力持续模糊的人进行检查,因为哪怕是眼睛内部极其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在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治疗用品管理局(TGA)的安全报告,“接种疫苗是降低感染死亡和重症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与所有药物一样,TGA指出,“新冠疫苗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
“最常报告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例如手臂酸痛)以及更普遍的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发烧和发冷。”
TGA密切监测新冠疫苗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并强调“疫苗接种的保护益处远远大于潜在风险”。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