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大盛镇的 “绿源养殖合作社” 门口,合作社负责人老周对着两位穿农行工装的身影连声道谢:“要是没你们那笔钱,这些牛崽子早就饿瘦了!”
今年入夏,连日暴雨冲垮了老周合作社饲料仓库,年初刚签下青岛某食品厂100头育肥牛订单,可储备的玉米和豆粕泡了水,新买的20头犊牛还等着喂奶。老周跑了三家银行都因 “缺乏抵押物” 被拒,眼看着交牛日期越来越近,老周急得嘴上起泡。
农行安丘支行的两名客户经理来镇上做 “整村授信” 宣传,得知了老周的事情,主动找上门来,他们跟着老周进棚查看,发现犊牛已经开始掉膘,食槽里只剩些干瘪的秸秆。潘经理掏出随身携带的 pad,现场测算额度,计算饲料缺口和资金周转周期,张经理联系畜牧局核实养殖资质。第二天一早,他们带着风险评估报告赶到支行,申请启动 “绿色通道”。“这类合作社有稳定订单,只是临时遇困,符合‘信用贷’条件。”潘经理在审贷会上真实陈述,最终为合作社争取到20万元 “惠农 e 贷” ,解了老周的燃眉之急。
在田间地头,农行的客户经理们带着移动展业设备走村入户,把贷款柜台搬到大棚里、养殖场边,用专业和耐心打通金融服务 “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像老周这样的农户敢闯敢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9/28/1017326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