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耀 张赛楠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投资,从传统到革新,从创意到生产,从治理到传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保障和效能释放。旅游投资提质增效,优化旅游业资金配置效率,关键在激活新质生产力。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既有生产力的一般性特征,也有旅游业的特殊性内涵。根植于时代基础、迎合时代需求的生产力变革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一,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扩大旅游业新质生产力规模
旅游业是通用型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来自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率先在旅游业落地实施。随着“+旅游”与全域旅游理念的推广实践,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以及深耕于体育、工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企业跨界进入旅游业,结合自身优势探索产业融合新的增长点。跨界投资主体入局旅游业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地竞相发展文旅产业的风口上,积极引入以科技类、创意类企业为代表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将前沿科技与旅游业相结合,有助于扩大旅游业新质生产力规模。
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多元主体的资本注入带来的新动能。近年来,旅游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国资平台在旅游投融资中作为投资方与盘活主体,发挥引领作用。为此,要激活和提升国有投资主体活力,鼓励大型国有旅游企业集团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同时,还要树立民营投资主体信心,助力民营企业深耕旅游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市场化创新能力。
第二,甄别优质投资对象,提升旅游业新质生产力质量
投资对象是撬动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文化深度和技术密度是旅游项目品质的主要特征。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全域化与融合化,旅游投资资金加快由观光景区、连锁酒店、旅游地产等流向智慧旅游、休闲度假、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旅游投资对象的类型与特征更加复杂多样。在旅游业态蓬勃发展与分工细化趋势下,强链、补链、延链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方向,通过甄选新增旅游投资对象和盘活存量旅游投资项目,优化旅游领域资本、人才、知识产权、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突破传统旅游业生产力的发展瓶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在旅游业场景的孵化落地,丰富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发挥市场经济的创新发现机制,推动旅游投资的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创新。为此,旅游投资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创新成果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复杂度。甄别投资对象以遴选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更加重视投资管理,做好投资对象的营利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现旅游投资项目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发展旅游业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健全旅游投资市场体系,提高旅游投资项目的科技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推动资本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第三,创新投资退出机制,增加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效益
投资退出机制对于资金的流通循环尤为重要,原有投资者的退出既意味着新投资者的进入,也标志着投资主体能够参与下一轮投资进行资本更新。旅游投资项目完成“募投管退”现金流循环,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主体进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推进。相较于其他产业,旅游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基础设施存量大等特点,因而旅游投资项目的退出过程往往更为复杂。
为了撬动存量资产中沉淀的资金和要素,旅游投资需要优化退出机制,引导资本持续流向创新型、专精特新型旅游企业。为此,要积极发展旅游业政府引导基金,以发挥基金的创新促进和行业引领功能为目标,加快旅游业资金循环;丰富多元化的股权交易方式,推动股权转让平台高效服务于旅游业投融资,通过及时且完备的信息披露等专业服务,助力投资者发掘具备潜力的旅游企业与标的,从而保障旅游业资本的退出过程。畅通旅游投资退出渠道,优化资金、人才、专利等要素的流通效率,才能增加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效益。
(宋昌耀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张赛楠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