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8月5日,美国媒体美联社报道,印度在拒绝美国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后,中国也明确表态,不会停止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这一举动引发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反应,他表示将于24小时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特朗普指出:“他们购买俄罗斯石油,为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提供燃料。如果他们继续这样做,我将非常不满。”
?——·乌军战略要地失守·——?
2025年8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会晤中宣布,俄罗斯军队已完全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要地恰索夫亚尔。恰索夫亚尔不仅是顿巴斯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防御体系的核心,自2024年春末以来,它一直是俄军重点攻击的目标。经过长达一年多的鏖战,俄军通过“南部”战区的持续推进,最终突破了乌军的防线,彻底瓦解了乌军在该地区的防御体系。与此同时,俄军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俄国防部在7月31日的通报中指出,俄军成功击退了乌军六轮进攻,并控制了乌克兰苏梅州巴西夫卡定居点。这样的连胜使得乌军东部战线的防御体系面临崩溃的风险。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8月6日宣称乌军在多个方向击退了俄军的袭击,但从前线士兵的表现来看,乌军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削弱。俄罗斯国防部透露,仅在8月4日一天,俄军就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打击了乌军的军用机场,摧毁了包括苏-30SM战机在内的关键军事设施。更加令乌克兰感到压力的是,乌军的兵员和装备补给正逐渐陷入困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15日报道指出,随着美国援助计划在国会遭遇阻碍,乌克兰的防御能力面临严重削弱。甚至一些美军官员预测,乌军可能会在2025年夏季遭遇重创,甚至失败。而俄罗斯则继续加大攻势,仅在8月2日一天,俄军就对132个乌军目标发动了攻击,成功击落了338架无人机,进一步压缩了乌军的活动空间。
?——·普京以实力为盾·——?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普京展现出了坚定的战略定力。2025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斯蒂芬·维特科夫抵达莫斯科,与俄罗斯投资基金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举行会谈。这是维特科夫自4月以来的第三次访俄,此前的两次会谈普京亲自参与,展现了俄罗斯在能源合作和地缘政治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特朗普曾威胁称,若印度和中国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24小时内将提高对印度的关税。对此,普京在8月1日的记者会上回应道:“任何人的失望都源于过高的期望。”他似乎对美国的施压不屑一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明确表示,主权国家有权自主选择自己的贸易伙伴,美国逼迫他国与俄罗斯断绝贸易,实则是在践踏国际法。俄罗斯与中印的能源合作日益紧密,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买家。尽管面临美国的威胁,印度依然坚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表示,印俄石油贸易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合理选择,印度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利益。这一立场的坚定使得美国的单边制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中印联手破局·——?
印度在应对美国施压时展现了罕见的强硬态度。特朗普于8月4日指责印度通过转售俄罗斯石油牟利,并威胁加征关税,然而印度迅速予以反驳。印度外交部指出,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曾鼓励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而如今却反悔,这种双重标准损害了国际信任。印度前驻美大使阿伦·辛格在文章中写道,特朗普的言论勾起了印度对历史上曾遭受美国胁迫的痛苦回忆,印度绝不会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妥协。中国也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美国的无理要求。2025年7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将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并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胁迫。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到1.0847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6%,并计划在2025年将天然气供应量提升至380亿立方米。如此紧密的能源合作不仅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印两国的立场一致并非偶然。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两国在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制裁等方面有着广泛共识。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创始人斯里瓦斯塔瓦指出,美国将经贸议题政治化,实质上是在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而中国与俄罗斯的长期能源合作,也为两国抵御外部风险构筑了坚实的壁垒。
?——·特朗普单边主义遭遇反噬·——?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2025年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宣布,针对多个国家的新一轮关税已经基本确定,不会在谈判中做出调整。这种强硬态度导致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加拿大、欧盟等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将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回应美国的关税威胁。在对俄战略上,美国的施压同样效果甚微。尽管特朗普设定8月8日为俄乌和谈的“最后期限”,普京却并未为美国施压所动,反而通过特使维特科夫向特朗普传达了俄罗斯的停火条件,即乌克兰必须撤出顿涅茨克等四州,并承诺不加入北约。这一立场与俄罗斯2024年6月提出的条件一脉相承,显示出俄罗斯在谈判中的底线不可动摇。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俄罗斯,反而促使中印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结语·——?
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表示不满,纷纷寻求与俄罗斯加强经贸联系。这一趋势表明,美国通过经济手段试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做法,正遭遇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意识觉醒的强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