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科技圈引发轩然大波:微软暂停了全球多地的数据中心项目。从印度尼西亚到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再到英国和澳大利亚,众多数据中心建设计划或停止谈判,或延迟开发。这一举措瞬间点燃了关于AI算力投资泡沫的激烈讨论。

长期以来,微软在AI数据中心布局上不遗余力。2024年,微软曾计划在2025财年投入8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足以见得其在AI领域的野心与决心。其数据中心遍布全球,为云计算、AI等业务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然而如今,微软却主动放缓了投建步伐,投资银行TD Cowen发布报告称,微软已取消在北美和欧洲涉及2GW电力的多个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微软这一转变,让不少人嗅到了AI算力投资泡沫的味道。有观点认为,AI服务器集群供应过剩是主因。TD Cowen分析师调查发现,微软数据中心租赁的取消和延期情况普遍,美国、欧洲市场皆是如此。OpenAI等公司对算力需求的变化,也促使微软修正此前激进的算力扩张策略。OpenAI正越来越多地直接从第三方获取数据中心容量,例如与即将IPO的Coreweave达成交易,这使得微软部分数据中心项目显得多余。
与此同时,市场上对于AI算力是否过度投入的质疑声渐起。投行巴克莱发布研报称,2025年全球AI算力可支持15亿-220亿个AI代理,足以满足美国和欧盟的绝大部分需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也警告,美国厂商的AI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正在形成泡沫,全球科技巨头数千亿美元的AI投资规模令人担忧,许多项目在建设时并没有明确的客户。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部分人士指出,微软现有数据中心在设计上可能已无法满足新一代GPU及大型服务器集群对冷却系统、电力供应的严苛要求,暂停现有项目,是为了集中资源建设适配高端ai硬件的新一代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