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贻贝 还能卖碳汇

   日期:2025-08-12     作者:hvaqj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6010.html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记者 刘军国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乘船出发,航行约29海里后,大陈岛的轮廓渐渐清晰。 34台白色风机叶片在山脊上缓缓转动

人民日报记者 刘军国

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乘船出发,航行约29海里后,大陈岛的轮廓渐渐清晰。

34台白色风机叶片在山脊上缓缓转动,全电公交穿梭在环岛公路,渔场用电力制氧、制冰,民宿后厨的电炉逐渐取代了煤气灶……“岛上的风机年均发电超6000万千瓦时,能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满足全岛用电还有富余。”国网浙江电力大陈供电所所长蒋伟坚说。

82岁的老垦荒队员高阿莲见证了大陈岛的蜕变,见到游客就讲大陈岛的新鲜事儿。其中一件事便是:2023年10月底,有企业花10.05万元,买走了大陈岛养殖贻贝的2223吨碳汇指标。

这是浙江省首笔海洋蓝碳(贝类)交易,实现以“平台核证+公开拍卖”替代第三方认证,解决“碳交易核算费用高,交易和核算费用倒挂”问题,蓝碳交易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2022年,椒江区探索蓝碳生态价值转化的可能性,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团队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人员,系统评估碳汇潜力,充分论证碳汇核算体系,编制《大陈岛碳收支核算及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

大陈岛上的养殖户们没想到,自家海里养的贻贝,真能换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2023年,大陈岛海岛“双碳”智慧平台建成,融合碳汇监测、碳汇核算评估、碳汇交易等6个模块,通过卫星遥感、通量塔、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岛上碳源碳汇的全时域全空间态势感知,在线核算大陈岛碳汇数据。

银行也参与其中。“真的没想到,贻贝还能质押贷款。”台州市椒江爱琴海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项爱琴笑着说。去年年底,项爱琴将合作社的贻贝作为质押物,向椒江农商银行申请到一笔15万元的授信,成为台州市首笔落地的碳汇金融贷款交易。

今年3月,台州市发布地方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规范》,建立“企业认购—平台交易—收入反哺”闭环机制,制定碳汇收入分配实施方案,将40%以上的碳汇收入反哺于岛上生态保护。

“大陈岛的碳汇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成为岛民实实在在的收益,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技术赋能+机制创新’驱动机制,通过智慧平台核算碳汇,探索‘碳汇+金融’‘碳汇+司法’双轮驱动的生态经济价值转化路径,构建标准化交易分配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庆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5日 14 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