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没赢就是中国输?马斯克点评特斯拉智驾测试第1,暗含讽刺

   日期:2025-08-06     作者:lwqo5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509.html
核心提示:知嘹汽车/青葱最近汽车圈这出戏,可比谍战片还刺激。创始人马斯克随手一转某平台的辅助驾驶评测,配了句“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

知嘹汽车/青葱

最近汽车圈这出戏,可比谍战片还刺激。创始人马斯克随手一转某平台的辅助驾驶评测,配了句“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话里话外的意思,懂的都懂——就这?一句话把行业里那点“皇帝的新衣”式的尴尬扒得明明白白。

图片

先看看某平台的评测,在36 款车辅助驾驶“高速事故场景模拟”综合表现里,2023款后轮驱动版、2023款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均通过了5项测试项目,通过率是测试车型里最高的。这结果一出来,不少人懵了,那些在发布会上把特斯拉当背景板,PPT里满是“全面碾压”“技术领先一代”的国产新能源,这次怎么没声了?高速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说白了就是考验系统在突发状况下的保命本事,可就是这最基础的一关,多数国产车没能扛住。

图片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赢在了“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受数据出境法规限制,它拿不到中国高速的本地化数据——没有海量的中国车流特征、没有货车占比的精准模型、没有施工路段的特殊标注,等于一个没做过本地模拟题的考生,进了考场却考了第一。反观国产车企,占着“主场优势”,数据多到用不完,激光雷达装得比谁都积极,嘴里喊着“更懂中国路”,结果在标准化测试里,这些“优势”全没转化成胜势。

图片

这两年,“对标特斯拉”成了很多新车发布会的固定剧本。加速快了0.1秒,叫“性能超越”;屏幕大了两寸,叫“智能碾压”;续航多了50公里,叫“全面领先”。可真到了辅助驾驶这种硬碰硬的技术比拼上,这些“超越”却突然就没了声息。

图片

图片

有人说“一次测试代表不了什么”,这话没错,但高速场景是辅助驾驶的基本盘。连高速上的突发状况都处理不好,还谈什么“城市领航”“全场景智能”?有些车企总爱嘲讽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落后”,可人家就靠几个摄像头加算法,在测试里跑赢了。总说“多传感器融合更靠谱”,可激光雷达装得再多,算法接不住数据,不还是摆设?

图片

不可否认,国产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座舱体验上确实有很大进步,但辅助驾驶这种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领域,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跨越的。消费者买账的从来不是发布会上的“话术泡沫”,而是开在路上时的踏实感。特斯拉这次的成绩,与其说是技术领先,不如说是给行业提了个醒:真本事藏在代码里,藏在测试数据里,唯独不在PPT的“对标”话术里。接下来,国产车企是继续在发布会上喊“超越”,还是沉下心补算法短板?答案很快会在消费者的购车清单里显现。毕竟,市场认的是真功夫,不是嘴硬。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