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菏泽市生物医药集群成功入选。这是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集群化、高端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13家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揭晓,菏泽生物医药集群跻身其中,这张沉甸甸的省级认证背后,是菏泽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缩影,也是鲁西新区从地方集聚到区域协同的产业升级之路。作为全市医药产业的主阵地,鲁西新区正全力推进医药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引导企业搭上科技创新“快车”,增强核心竞争力,让医药创新全面升维提速。
在鲁西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蓝图中,“研发在全球、孵化在菏泽,资源在全球、产业在菏泽”的战略思路格外醒目,这一理念精准突破了高端要素集聚难的瓶颈。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初始原料-中间产品-原料药-成品药”的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平台,主要生产化学药制剂、中医药、医用新材料等,通过“共享”理念,打破生物医药生产“一品一线”的局限,落地企业只需“拎包入住”,不需要投资建厂和组建运维团队,使药品产业化时间压缩90%,成本节约三分之二以上,实现了“研发在全球、孵化在菏泽,资源在全球、产业在菏泽”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生态,目前,该平台已吸引了湖北、海南、江苏等地多家知名药企项目落地菏泽。
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在聚焦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创新实施了“产业+人才+资金+研发”共享模式,以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产品落地,以产品为核心形成“科技链”“人才链”,打造了完整的产品研发、孵化放大、产业化体系“三链驱动”新生态。
以“共享”理念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是鲁西新区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探索和尝试,围绕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当下,鲁西新区产业发展正加速串点成链、聚链成势,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位于鲁西新区的现代医药港,是我市错位发展、实现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围绕医药科研孵化、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医美健康等领域,正全力打造业态一流、产业一流、模式一流生物医药生态圈。
作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项目,菏泽现代医药港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厂房租售和个性化定制代建,让企业拎包入住、轻松创业,吸引了全国不少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落户,让创新动能加速释放。落户于菏泽现代医药港的山东博瀚制药年产20亿片口服固体制剂项目,是由杭州百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欣昇医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作为创业板上市的医药研发公司,是国内CRO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研发”“生产”双赛道均有不斐业绩。欣昇医药作为一家以药品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十余个在研产品陆续获批,其中多个为国内首仿。以菏泽现代医药港为载体,双方强强联合,建设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多条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实现了双方在上游研发、中游生产、下游销售全产业链的优势互补。
培育产业链,龙头是关键。是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该企业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和产品开发,相继研发出了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宣肺败毒颗粒、头痛宁胶囊、康妇炎胶囊、消乳散结胶囊、通脉降糖胶囊等多种独家品种。其中,丹红中药注射剂数字化生产扩能项目,正是步长制药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技改升级实现提质增效、扩能倍增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拥有全自动前处理提取生产线6条、3个生产区域AGV智能物料运输廊道和全厂数字化运营中心,建设成品生产线8条,项目实现了设备整体改造升级、工艺全面迭代更新,是国内中医药生产领域技术改造的样板工程,将丹红注射液从“田间”到“病床”全产业链的核心数据进行多维集成管理,打通了中药注射剂生产链条前中后三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通,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生产运营状况的整体感知、优化和全程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工50%以上,能耗、废水降低20%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折射出资源整合与创新突破带来“1+1>2”的协同效应,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随着鲁西新区持续推动链式集群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正拔节生长,2024年,鲁西新区生物医药产值突破580亿元,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今年,该产业又成功入围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逐“新”前行,方能再添动能。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鲁西新区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围绕生物制药、化学药品、中药现代化、医疗器械等医药产业体系,鲁西新区不断引导鼓励区内医药企业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注重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医药技术的转移转化。同时,还通过建设医药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培养专业队伍,为医药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