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举行深化“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新津就“白、灰、黑”名单信用监管体系答记者问

   日期:2025-08-12     作者:vnpu5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4796.html
核心提示:新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辉:去年以来,结合我市深入开展“进解优促”专项工作,针对调研走访企业所了解的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

新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辉:去年以来,结合我市深入开展“进解优促”专项工作,针对调研走访企业所了解的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今年以来,新津区持续推进行政检查制度创新和数字赋能,探索开展“白、灰、黑”信用监管,通过企业信用画像、部门综合评估、分级分类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努力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为企业减负,为发展赋能,推动监管效率和发展质效“双提升”。今年1-6月涉企检查总频次再降低8.6%,实现经济增长6.9%。


在新津,只要企业信用好,就可以获得“免检金牌”,大家也把这个政策贴切地形容为“信用臻选,直接免检”。在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及成效有三个方面:首先,以“数据”为基础,开展企业信用精准画像。依托“智慧蓉城”系统,新津以“报表通”平台为载体,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从行政监管、行政处罚、信用惩戒、违法犯罪、行业评价5个维度,划分为17类信用风险,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一键生成单个企业“信用档案”。截至目前,全区汇集了3.8万户市场主体全量数据、8000余条“四上”企业信用数据,构建了完整企业信用数据库体系,服务企业更精准。其次,以“等级”为标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建立“白、灰、黑”三级企业认定标准,无行政处罚纳入“白名单”,有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罚次数较多的,分别纳入“灰名单”“黑名单”,名单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已形成工业、餐饮、医美等14个行业领域“白、灰、黑”名单,按行业推进分类施策,服务企业更专业。再次,以“分级”为依托,推动行政检查降频提效。建立了“免检、少检、必检”差异化检查机制。“白名单”实行“触发式”监管,“灰名单”推行柔性执法,“黑名单”实行全覆盖监管。行业部门把更多精力用于强服务、优环境、促发展,企业有更多时间搞生产、抓创新、拓市场,实现“检查频次做减法、监督效能做加法、服务企业做乘法”。新津是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主要承载地,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2亿元,规模全市第一。


就在辖区内,有这么一家食品企业,本身就是国内的食品领域的头部企业,其热销的超级大单品“小酥肉”已经连续四年全国销量第一,一年销售额约14亿元。过去,这家企业每年要接受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多次检查,实行“白、灰、黑”信用监管以后,因企业信用等级好被纳入“白名单”,企业拿到了“免检金牌”。 检查少了,企业腾出来更多的精力去扩市场、抓生产。最近,企业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正全力推动他们的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出口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和地区,这段时间企业正在对接新西兰和非洲等地的客户,加速“蓉品出海”,让成都地道风味走向世界。检查少了,但是对企业的真诚服务是不会减少的。现在,各部门到企业主要以服务为主,比如为企业提供了《“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10余份,涵盖安全生产、应急消防、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领域,让企业能够安安心心生产、放放心心经营。在新津区还有一家成都市新能源链主企业,今年企业也因为“信用臻选”被纳入了“白名单”,最近正迎来了他们的生产旺季,减负赋能让企业在旺季中全速冲刺生产。而信用监管改革带来的“松绑”效应,也让企业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家企业将今年的产值目标定在了10亿元,较去年增长20%。


新机制落地后,进一步推动了新津当地的经济发展,今年1—6月新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下一步,新津将继续扩大监管覆盖面,深化智慧无感监管,让信用评价结果在融资、政策支持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真正让“诚信”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通行证”。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