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24年11月,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火车站顶棚突然坍塌,造成16人死亡、1人重伤。这一悲剧发生在火车站翻新工程完成仅三年后,引发了塞尔维亚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浪潮。中企否认施工责任,四个中外企业责任难分。检察官转而控告中企虚开发票。事故暴露企业海外经营在透明度、合规与舆情应对上的短板。
一、不满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事故处理进度,周五数千塞尔维亚人走上街头纪念事故发生9个月。
2024年11月1日发生的不幸的塞尔维亚诺维萨德(Novi Sad)火车站坍塌事件愈演愈烈,在塞尔维亚建筑部长戈兰·韦西奇(Goran Vesić)和国营铁路公司代理董事耶莱娜·塔纳斯科维奇(Jelena Tanasković)等11名涉案的官员和工程承建方管理人员、工程师以涉嫌犯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之名被捕之后,塞尔维亚人仍不满足这样的处理结果,此事件成为塞尔维亚人最近几个月频繁走上街头的主要原因。
诺维萨德火车站顶棚坍塌事件发生后,塞尔维亚各地爆发持续数月的上街聚集浪潮,包括大学停课。总统武契奇的执政受到动摇。示威者指责腐败是造成坍塌事故的元凶,要求提前大选,希望借此让武契奇及其政党在掌权13年后下台。
示威者指责武契奇及其盟友与有组织犯罪有关联、使用暴力对待对手以及限制媒体报道。武契奇则否认这些指控。
8月2日德国之声报道称,8月1日本周五,又有数千人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等几个城市走上街头聚集,纪念塞尔维亚火车站坍塌事故发生9个月。
一名在诺维萨德市参加示威的大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对体制的抗争,对他们来说,人命还没有公共招标时掷出的金额值钱。”
二、塞尔维亚检察官办公室称,涉嫌与中资公司虚开发票,火车站坍塌事故又有多人被捕。
根据欧洲新闻报道,2024年11月1日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火车站在翻新工程仅三年后,即发生顶棚坍塌,造成16人死亡,1人重伤。并随后引发塞尔维亚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上街聚集浪潮。
该火车站建于1964年,近年来进行了两次翻修,作为中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之间建立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之间快速铁路连接的更广泛协议的一部分。塞尔维亚官员提供了关于车站顶棚是否是翻修的一部分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其维护工作目前正在接受审查。
11 月1日,遮阳篷突然倒塌,砸在坐在下面或漫步的人身上。
报道称,根据招投标记录,两家中资国企参与了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火车站工程。塞尔维亚负责有组织犯罪的检察官办公室7月底公开的一份声明称,经过深入调查,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事故背后又挖出新线索,6名嫌疑人涉嫌与这两家公司虚开发票,这两家公司当时负责重建诺维萨德火车站和铁轨。嫌疑人被指控造成塞尔维亚国家预算损失1.156亿美元,同时,通过虚开发票,这两家中企“非法获利”1880万美元。
三、两家中企辩称,在其中标承建的诺维萨德火车站翻修项目中,并不包括顶棚工程。
梳理现有资料我们可以获知,两家中企组成CRIC-CCCC财团,负责诺维萨德火车站的重建工程,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同时还参与了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铁项目的相关工作。
车站顶棚坍塌后,公众和媒体质疑其工程质量和监督不足。但两家公司声称坍塌的顶棚是1964年原有结构,未纳入2021-2024年的火车站翻修范围,并表示所有工作均按照批准的许可证进行。
检察官办公室也同时承认,负责诺维萨德火车站的除两家中企外,还有法国的Egis公司和匈牙利的Utiber公司。难以划分这四家公司的事故责任。
可能是为了平息民怨,尽管CRIC-CCCC否认直接责任,塞尔维亚检察官办公室却找到了与该火车站顶棚坍塌无关的、但对企业诚信经营至关重要的其他犯罪线索,指控6名嫌疑人与这两家公司涉及虚开发票获利,造成塞尔维亚国家预算损失。
此外,由于合同缺乏透明度,CRIC-CCCC曾拒绝向媒体公开项目文件,加剧了塞尔维亚公众的不信任。
法国神盾(Egis)和匈牙利乌蒂伯(Utiber)是诺维萨德火车站翻修工程和铁路线工程的监理公司。
法国神盾负责监督诺维萨德火车站建筑的重建工作,匈牙利乌蒂伯负责诺维萨德-苏博蒂察铁路线路翻修项目,而非火车站建筑本身。
作为监督方,Egis需确保火车站重建工程符合安全标准,包括检查与原有结构的兼容性。若顶棚坍塌与重建工程中的疏忽有关,法国神盾可能因监督不力承担责任。但CRIC-CCCC称车站顶棚不在翻修工程之内,所以现有信息无法明确Egis的具体失误。
截至2025年7月,调查仍在进行,已有13人被起诉,包括前建筑部长韦西奇,但未明确4家涉及公司的最终责任。
四、该事件给中企海外经营带来沉痛的教训。
一是如何适应西方企业经营中的高透明度和问责制
在车站顶棚坍塌后,CRIC-CCCC拒绝向媒体公开项目文件,引发公众对“黑箱操作”的指责。合同缺乏透明度加剧了公众对腐败的质疑。如何确保合同和项目文件公开透明,明确责任范围,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以增强信任,这是中企在海外经营的重大难题。
二是如何严格遵守施工的安全标准。
该事故暴露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潜在问题,尽管CRIC-CCCC联合体声称顶棚未翻新,但公众质疑施工过程是否影响了原有结构。这是合理怀疑,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守国际和当地安全标准,开展彻底的结构检查和维护,并向公众公布相关记录,以确保工程无安全隐患,这也是自我保护必须做到的。
三是如何加强公共关系和声誉管理。
由于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可以通过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来控制事故传播范围和程度,企业对公共关系和声誉管理经验欠缺,进入国际市场,面对汹涌的舆情应对被动,最后损害了中企的声誉,部分公众将事
四是如何确保经营和监管合规。
检察官办公室的虚开发票指控,显示中企可能未完全遵守当地法规。这对中企海外经营将是致命的打击。海外经营如何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和监管要求,避免法律和声誉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