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对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试图迫使普京接受停火协议的时刻,局势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谁也没想到,特朗普居然没有预见到,英法德竟然与伊朗、土耳其、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在“施压以色列”这一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共识。短短不到24小时,美国就迎来了至少四个令人头疼的噩耗,这一切让特朗普感到坐立不安,最终那些他最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
第一件事就是以色列惹上了大麻烦。8月3日上午,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南部展开了猛烈攻击,造成至少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在此之前,巴勒斯坦民众在试图领取国际救援物资时,遭到以色列军队的多次枪击。令人震惊的是,在联合国车队就在现场的情况下,以色列军队竟然向正在等待粮食援助的巴勒斯坦平民开火。这一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而联合国早已多次要求以色列保持克制,但以色列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来自联合国的警告。更糟糕的是,8月2日,以军袭击了加沙地区的一所学校,造成了包括儿童在内的多人死亡。自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多次轰炸加沙的难民营和学校,激起了全球的愤怒。以色列的立场非常坚定,他们明确表示,除非哈马斯放下武器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否则不会在加沙停火。而哈马斯则明确表示,除非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否则绝不会解除武装。哈马斯知道,一旦放下武器,恐怕内塔尼亚胡会利用这一机会对哈马斯进行致命打击。因此,特朗普的努力推动停火协议变得更加困难。而以色列政府,部分政客甚至开始讨论是否全面占领加沙地区,甚至切断该地区的电力供应。特朗普也意识到,一旦以色列在加沙造成更多无辜伤亡,他将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毕竟全球都知道,以色列如此肆无忌惮,背后有美国的全力支持。特朗普不得不思考如何让以色列听从美国的号令。
第二件事,特朗普的诺贝尔和平奖梦碎。尽管特朗普上任以来做了许多争议的事情,例如对世界经济体发动关税战、指挥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以及在一些问题上独断专行,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努力——比如积极调解印巴冲突、促使柬泰停火,以及呼吁俄乌重启谈判。正是基于这些“积极”的举动,特朗普曾渴望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巴基斯坦曾因印巴停火提名特朗普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柬埔寨也在停火协议达成后提名特朗普,而内塔尼亚胡也表示以色列支持特朗普角逐该奖。然而,由于特朗普未声明的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的轰炸,巴基斯坦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认为特朗普值得获得该奖。巴基斯坦认为,特朗普发动攻击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已经撤回提名。同样,曾提名特朗普的乌克兰议员也在6月撤回了提名。俄罗斯甚至公开嘲笑特朗普,称其所谓的“成功”实为一场新战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反对美国与以色列的行为。特朗普对此深感委屈,他认为自己本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奥巴马的获奖令他难以释怀。白宫则表示,特朗普的调解工作应当获得认可,但是否能够最终获奖,依旧是未知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特朗普需要能够促成俄乌停火,但当前形势下,双方都没有低头的迹象。
第三件事,美国内部出现了难以忽视的危机,特朗普不得不开始做出妥协。自从成为总统候选人以来,特朗普曾承诺会公开“爱泼斯坦案件名单”,但七个月过去了,白宫却没有任何动作,这让人产生了诸多疑虑。面对民众和民主党不断的压力,特朗普终于表示,他希望公布与爱泼斯坦案件相关的所有文件,但又强调他不希望因此伤害任何人。他试图澄清,自己与这起案件毫无关系,所谓的“特朗普在名单中”只是对手的恶意造谣。然而,他迟迟未能公开名单,这无疑加剧了外界对他的怀疑。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特朗普还指责希拉里与奥巴马犯有“叛国罪”,试图将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但这一招似乎没有奏效,反而使得他的立场更加尴尬。
第四件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引发了更大波动。特朗普要求普京接受停火协议,并威胁如果俄罗斯不答应,美国将扩大制裁。然而,普京并没有退让,反而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攻击力度,发射了大量导弹和无人机。乌克兰则迅速进行报复性袭击,对俄罗斯本土展开了大规模的无人机攻击。特朗普此时实施的新一轮制裁似乎没有效果,普京并不打算在此时停止军事行动。普京的战略是继续扩大军事优势,迫使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屈服。而特朗普的努力看似注定失败,俄乌战争仍旧没有停战的迹象。这让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和“美国优先”策略面临更大的挑战,特朗普必须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