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东南的群山环抱中,翁堤村正用传承千年的酸汤酿造着乡村振兴的新滋味。这个被称作"凯里厨师之乡"的古老苗寨,每家屋檐下都摆着陶土坛子,淘米水与糯包谷在时光中发酵出独特的酸香,也滋养着百余位身怀绝技的民间大厨。
近日,一座以酸汤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村口拔地而起,青瓦木墙间陈列着上百余件制酸器具,从百年前的木舂到现代恒温发酵罐,串起一部立体的酸食文明史。更令人期待的是,村厨大舞台即将在此搭建,这个直径十二米的圆形木质舞台,将成为全国首个村级厨艺直播基地。每周五、六的烹饪赛事将通过多平台直播,让酸汤鱼的鲜香、苗家腊肉的醇厚顺着网线飘向全国。
工作人员正在测试直播
报名处设在翁堤村酸汤博物馆办公楼,并同步开设网名,不设门槛的参赛规则吸引着八方来客。67岁的非遗传承人吴阿婆已报名展示古法酸汤熬制,她坚持用杉木桶发酵:"酸汤是活的,得用会呼吸的容器养着"。而在广东打工归来的95后青年厨师杨昌林,则准备用分子料理技术解构传统酸汤火锅,这场新老对话将在千万网友见证下展开。
黔东南州烹饪饭店行业协会王刚会长算过一笔账:每场直播预计带动酸汤预制品销量超5万元,更将孵化出"翁堤厨娘""酸汤小匠"等本土网红。这个曾经藏在深山的苗寨,正用一坛酸汤撬动美食经济,让黔东南的味道从村厨大舞台出发,沿着数字丝路香飘万里。当灶火点燃、直播开启,古老技艺与现代流量的碰撞,注定要在这方舞台上迸发出惊艳世界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