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俄开启抓“内鬼”大幕,印霸气给美“下马威”,俄“退群”背后藏何玄机?

   日期:2025-08-12     作者:o1454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3698.html
核心提示:俄乌冲突的局势恰似汹涌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8日,本是美国设定的俄乌停火最后期限,然而谈判却深陷僵局,毫无打破的迹

俄乌冲突的局势恰似汹涌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8日,本是美国设定的俄乌停火最后期限,然而谈判却深陷僵局,毫无打破的迹象。白宫无奈之下,已准备分别向俄罗斯和乌克兰派出特使,试图斡旋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

但就在俄乌和谈充满变数、前景未卜之时,紧张局势中又接连发生了三件值得高度关注的大事,每一件都可能成为加剧局势升级的导火索。

第一件事:美国施压遇阻,印度硬刚“下马威”

近期,美国为了阻止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软硬兼施,各种威胁与警告接踵而至。4日,特朗普更是发出强硬“通牒”,宣称若印度继续进口俄石油,美国将毫不留情地对其施加关税制裁。这一举措无疑让本就紧张的美印矛盾进一步激化。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施压,5日,印度与俄罗斯相继做出有力回应。印度外交部态度强硬地表示,面对任何威胁与警告,印度都将坚定不移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维护本国的利益与安全。印度还特别指出,当初进口俄石油,恰恰是美国“积极鼓励”的结果。原来,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欧能源贸易被迫中断,国际能源供应大多转向欧洲。而印度作为石油进口大国,为了保障欧洲的能源供应,美国曾一度劝说印度购买俄石油。毕竟印度并未被俄罗斯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不仅能大量进口俄石油,还能享受“打折价格”的优惠。

俄罗斯外交部也明确表态,主权国家有权自主选择贸易伙伴,任何迫使各国断绝与俄贸易关系的行为都是“不正当的”。印度的回应,无疑是在公开硬刚美国,当众给了白宫一个“下马威”,直接表明印度进口俄石油是“美国支持的”。面对印度的这一表态,白宫似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至今未做出任何回应。再加上俄罗斯也发声反对美国对印度的施压,这无疑让白宫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在这件事上,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一旦印度迫于美国施压而妥协,其他与俄罗斯存在合作的国家很可能会纷纷效仿,断开与俄合作,俄罗斯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孤立”困境。此外,如今正值俄乌局势的关键时刻,美国突然对印度出手,其实也有向俄罗斯施压的深层用意,意在向俄方证明美国有能力对其采取“破坏力”更大的制裁措施。接下来,如何应对美国的持续施压,俄印两国都不得不深思熟虑。

第二件事:俄罗斯宣布“退群”,美国失算陷尴尬

正当美国持续对印度施压之际,俄罗斯做出了一个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新决定。5日,俄罗斯宣布将不再继续维持《中导条约》中的相关限制。这意味着,俄方在部署中短程导弹方面将不再受任何束缚,可自由采取任何措施。而对此,美国却未作出任何回应,陷入了失声状态。

《中导条约》主要是限制美俄双方不得保有、生产或试验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早在2019年,也就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期间,美国就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同年8月,俄罗斯也宣布,由于美国“退群”,该条约已正式失效,但俄方仍自愿维持相关限制,直到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中程导弹。

如今,俄罗斯宣布“退群”,主要原因是俄方认为美国已经开始在欧洲、亚太等地部署中程导弹,其中一些区域已经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言下之意,美国“退群”后已将枪口对准了俄罗斯,俄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做出“退群”决定后,俄罗斯很可能也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届时美俄不排除重启军备竞赛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开始部署中程导弹的举动并非一朝一夕。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候做出反制,显然也有对美国“反施压”、凸显俄核威慑信号的用意。尤其是这几天,美国在俄罗斯周边部署了2艘核潜艇,给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军事压力,俄方此举无疑是对美国的一种有力回应。如此一来,美国确实得好好思考是否还要继续与俄罗斯针锋相对。毕竟,俄罗斯是拥核大国,还拥有包括“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在内的多款先进导弹,一旦彻底撕破脸皮,局面必将两败俱伤。

第三件事:俄内部频遭“渗透”,安全形势严峻

就在美俄对抗不断升级之际,俄罗斯本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5日,俄安全局表示,成功挫败了一起针对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的“斩首行动”。这起事件发生在别尔哥罗德州,一名俄罗斯公民嫌疑人被捕,其已交代受雇于乌克兰,准备利用武器和爆炸物实施暗杀行动。俄方表示,相关调查将进一步深入进行,但乌克兰方面并未做出回应。

无独有偶,4日,俄安全局在卡巴尔达 - 巴尔卡尔共和国的一次抓捕行动中,击毙了3名不法分子。他们计划对当地执法部门人员发动袭击,但在行动前被俄方察觉。在抓捕过程中,由于这3人拒捕抵抗,被俄安全局人员直接击毙。

可见,俄方虽然成功挫败了这2起袭击事件,但时间间隔如此之近,足以表明当前俄罗斯内部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渗透”情况不容乐观。而这些被挫败的袭击事件背后,不知道还有多少类似的阴谋正在暗中密谋。如何在应对战场局势和西方施压的同时,有效应对内部危机,揪出更多“内鬼”,的确是俄罗斯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俄乌局势的发展充满了变数,山雨欲来风满楼,后续局面究竟会如何演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