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下塘镇:匠心织就温暖网 民意绘就幸福图

   日期:2025-08-02     作者:e0r9m       评论:0    移动:http://article.zybear.com/news/2579.html
核心提示:在安徽省长丰县,有这样一座古镇——下塘镇,它以千年文脉为根基,以工业制造为引擎,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谱写出一曲“温暖之

在安徽省长丰县,有这样一座古镇——下塘镇,它以千年文脉为根基,以工业制造为引擎,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谱写出一曲“温暖之城”的动人乐章。在这里,产业崛起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民生工程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城市治理与科技赋能深度融合,共同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新画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2/13473124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暖心港湾: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如今的下塘街头,操着各地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老家或许在天南海北,但现在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下塘人。

李井龙就是新下塘人中的一员。他的老家在皖北,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2023年被双杰电气录用,从事新能源产品研发。公司有班车,来去方便;安排员工入住人才公寓,两个人的标间,只收少许管理费,不用花钱租房。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李井龙收入稳定,也有了心仪的女孩,周末常和同事朋友吃下塘龙虾烧烤,生活很是惬意。“下塘真的很舒服,适合年轻人创业。”李井龙说。

下塘,作为安徽省首屈一指的工业强镇,入驻了比亚迪、中创新航、佳通轮胎、双杰电气等企业,家家都是行业内的标杆。眼下,长丰正雄心勃勃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对高端人才更是求贤若渴。镇社保所所长张志军透露,下塘镇组建全县首个人才驿站,“长聚英才 丰创未来”,重点打造五大人才服务平台,目的只有一个:全面结合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建设实际,服务好产业及用工需求,吸引更多英才来下塘工作。

与此相呼应,下塘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的1004套人才公寓,如同温暖的“巢穴”,为产业人才构筑起从“筑巢引凤”到“安居乐业”的暖心港湾,让人才不仅能在此逐梦,更能安心扎根。

双向奔赴的不仅有人才,还有企业。合肥亚明汽车自2022年落地长丰以来,从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到政策兑现的“精准直达”,从人才引进的“一站式服务”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衔接”,真切地体会到长丰“把企业事当自家事”。“下塘的营商环境真好,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合肥亚明汽车负责人鲁超说。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2/13473237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暖心工程:发展为民理念开出幸福花朵

下塘镇南圩嘉园二期是征迁户居民安置点,征迁户许修德的新居就在这里。楼盘位置和户型都挺好,就是有点小遗憾:小区南侧是片荒草岗,有碍观瞻。

居民反映情况后不久,一支施工队进场,平整土地,植树种花,开建凉亭,配置健身器材,还开辟一条休闲步道。仅用两个多月,荒草地蝶变为街心公园。如今无论清晨或傍晚,许修德老两口都推着婴儿车带孙子来此遛弯。这座汇集民意的暖心工程,如同一颗温暖的种子,在万余名安置居民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幸福的花朵。

2024年,下塘镇全力推进12项民生实事项目,并且全部圆满完成年度目标,真正将群众的“问题清单” 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账单”。

道路,既是产业发展的 “动脉”,也是乡村振兴的 “纽带”。万岗社区张户组新建的1200米水泥路,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为草莓产业绘制出崭新的蓝图。种植户们再也不用为草莓运输时的颠簸担忧,这条“民生路”让他们的草莓踏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民生路”如同一条金色的丝线,串联起全镇24个村、社区的硬化路网,让乡村的发展脉络更加畅通。

在埠南社区方大郢组等7个村民组,“户户通”工程惠及每户人家,让居民雨天出行彻底告别泥泞小路。

在古楼社区,道路硬化带来的改变同样显著,村民张大爷送孙子上学的时间缩短了一半,生活的便利度大幅提升。

下塘镇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成果,清晰地标注出民生温度,成为“发展是为了人民”的最好注脚。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产业发展安装了强劲的引擎。建业大道下穿铁路工程,精准打通了新能源汽车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新能源汽车外运开辟第二通道;凤湖东路停车场规划的525个充电车位即将投入使用,智慧化的交通网络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2/13473259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暖心食粮:烟火人家中的乡愁密码

集文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夏塘里商业街,是年轻人的最爱。夏塘里对面就是比亚迪工厂。下班后只需经过一座天桥,比亚迪的员工们就能品尝到闻名遐迩、香飘八方的下塘烧饼。

比亚迪未落户前,下塘烧饼是下塘镇的“形象代言人”。作为中华传统名小吃,它起源于汉代,扬名于明清。作为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甚至一度肩负起下塘发展经济、脱贫攻坚的重任。

不少长丰人就是借助这枚小小的烧饼,实现了小康梦。“外来企业大量落户,下塘烧饼更好卖了。以前最多做半天生意,现在家家从早忙到晚,烧饼供不应求。”葛德贵笑得合不拢嘴,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还是下塘烧饼协会的会长兼下塘烧饼培训学校的校长。现在,葛德贵在夏塘里的烧饼店成为网红打卡点,日均接待上千人。

在合肥,最出名的不是黄梅戏,而是庐剧。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认为,“庐剧的唱腔美不胜收,非其他剧种可比。”在一步迈入工业化门槛的下塘镇里,庐剧的命运又如何呢?

2025年的端午节前,“送戏进万村”的庐剧班子走进下塘镇,来看戏的不仅有土生土长的老下塘人,还有许多外地来打工的年轻人。老人们捧着香气扑鼻的烧饼,沉浸在《梁祝》“十八里相送”优美而伤感的故事中;年轻人则用手机记录并分享这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好瞬间。夏塘里商业街的灯光下,非遗摆件与现代商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座古镇正巧妙地将文化基因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2/13473282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暖心城建: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

“科技与管理,哪个对城建更重要?”这曾是当年亚洲大专辩论赛的论题。下塘镇对此的态度是:兼收并蓄,双管齐下。

在城市治理的大舞台上,下塘镇凭借精细化管理的 “绣花功夫”织就了一幅温暖的图景。

一是软硬兼施保畅通。凤湖东路停车场巧妙利用33319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规划出200个大货车位和525个充电桩,为新能源物流车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能源网络,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能物尽其用。智慧大道、建业大道设置的“限时临停区”,如同一位灵活的交通指挥官,在缓解停车压力与保障道路畅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交警与城管联合发放《致广大车主规范停车的一封信》,通过柔性劝导的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规则,让城市治理充满人文关怀。

二是科技赋能增活力。“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智能管家,实现了病害巡查、任务派发、整改反馈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2024年,累计处理路面病害618处,修复率高达98%,让道路始终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对于最难管理的摊点群,下塘镇宣传教育到人,并安装91台监控设备,对13个摊点群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配合规范经营,摊贩王大姐的早餐车新配备了防油垫和垃圾桶,生意也更加红火。

科技加持,硬件给力;管理到位,软件配套。从古镇,到新城,下塘越变越美,下塘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02/13473210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暖心故事:救人不图报的谦谦君子

2024年9月,王朋侠女士驾车在下塘镇遭遇车祸,一家三口受伤并被困在车内。下塘镇小井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员工葛军驾车路过。紧要关头,葛军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车将被困在车内的王朋侠一家和对方车辆驾驶员安全救出并呼叫救援,并在救援赶到后悄然离开。9个月后,王朋侠在车管所的配合下才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并于2025年6月11日,当面送上锦旗一幅。

下塘镇民风淳朴,下塘人古道热肠,生活在下塘镇寻常巷陌的“葛军们”太多太多。这正是下塘镇最深沉的“底色”——平凡者于无声处的热忱与义勇,让这片快速崛起昂扬发展的土地在奔向未来的征途中,内蕴着永不冷却的灵魂。

当发展的轨迹不断延伸,不变的是那些在关键时刻毅然挺立的灵魂与背影。这份植根下塘、流淌在平凡人群中的热血与奉献,必将滋养更多的花开瞬间,铺展出属于下塘镇最坚韧温暖的前行底色。

纵观安徽产业强镇,下塘无疑成为一颗闪亮的星。行百里者半九十。成绩和荣誉面前,下塘干群一如既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今年过半,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下塘干群仍在深挖细抠如何进一步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该镇日前出台《下塘镇和美庭院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发挥村居干部基层治理作用,动员村民组长、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等,以开展评比活动和发放奖品形式,积极调动居民参与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促进人居环境问题长效解决。一个亦城亦乡、宜居宜业、环境优美、民风醇和的新下塘,正向我们阔步走来。(央视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