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人类写作会被AI取代吗?

   日期:2025-07-28     作者:aqwl7       评论:0    移动:http://article.zybear.com/news/2084.html
核心提示:进入新世纪,网络文学如火如荼,科幻文学厚积薄发,逐渐进入主流视野。在AI时代来临之际,创作边界不断重构,传统文学的厚度、科

图片

进入新世纪,网络文学如火如荼,科幻文学厚积薄发,逐渐进入主流视野。在AI时代来临之际,创作边界不断重构,传统文学的厚度、科幻的前瞻与网文的生态正在碰撞交融。

图片

7月25日下午,巴金图书馆开启了文坛茶话会科幻季第四场“文学跨界与未来锚点”,联合作家助手特邀四位嘉宾,发起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学与类型文学,传统科幻与网文科幻的跨界探讨。那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将对文学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报道。

“当未来已来的时候,科幻小说作者肯定得尝试着去使用AI,要不然你写的作品都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科幻小说。”网络作家君天分享了自己使用AI之后对它的判断。

君天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虹口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新联会会员,杨浦新联会副秘书长,他深耕历史与科幻题材二十载,创作多部涵盖时间旅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复合体幻想小说,科幻、悬疑、历史三合一,目前为阅文集团签约作家。

图片

君天认为:“在最近的一两年里面,AI在出现了涌现效应之后,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大家都说AI现在又会画画又会写诗歌,又会做其他什么,我们观察下来,它作为工具人的创作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根据君天自己的观察,AI在小说创作方面可以做两件事。“一个是细微场景的描写,让AI提建议,写一段文字给我们做参考,这是可以的,但是容易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所以不可能让它去写整篇稿子,尤其是超过1000字的,其效果就失败了。二是模仿,有作家朋友说,AI很擅长模仿文风,但模仿文风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模仿行为。”

图片

君天在个人实践当中还发现了AI的一个重大缺点,在参考样本比较少的情况下,AI很可能涉嫌抄袭。君天写过小说《钓鱼城1259:璟鲤传》并出版:“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战争小说的书,国内几乎没有人出版过这样主题的小说,网文可能也就两三个作者。然后我就问AI,你能不能围绕这个历史事件给我提供一个小说大纲?20章的大纲就可以,结果它大概发的大纲当中,15章是来自我那本书的。如果我们换个网文常见的主题,比如修真小说,要AI提供一个大纲,我们很可能看不出它借鉴的是哪些作品。因为网络上修真小说的体量实在太大了。”

君天就此给出个人的结论:所以AI目前可能仍然停留在一个模仿和半涉嫌抄袭的状况,只是我们大部分人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才能对它有一个更好的判断。虽然以后会有相关的行业规范,但很有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当中,大家不停地把它当做一个普及工具去使用,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普通人的文字能力会大幅度的下降。”

无书是起点中文网资深编辑、阅文集团精品作家,在他看来,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关于AI的话题一直都比较火,大家的讨论度也确实比较高。尤其是他作为一线编辑,与作者们也很关注这件事情。“我的作者一般就是用AI去查一些历史资料,或者去做思维式的发散,让它去总结一些新的元素,毕竟人的探索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用机器、用工具去更好帮助自己去进行创作。”

图片

无书总结认为:“就当前来说,AI似乎都是当做工具来去用,而没有可以彻底去取代工作或创作。AI是在总结,而不是在创造。它既然不具备创造能力,那就不可能去取代我们作为人的属性,就目前来说,创造是人和机器,人和工具最大的区别吧!”

文学编辑、书评人吴昊谈到一个现实面临的问题,万一投稿者在创作时借助了AI,编辑确实也有察觉不到的风险,在行业尚未界定人与AI创作的规则之前,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关乎到原创作品的写作伦理。他就此抛出了自己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已经可以使用非常先进的AI学习机了,AI也在收集丰富自己的数据库。是不是存在一个临界点,AI生成的文学会和人类文学等量齐观,甚至超越,值得我们思考。”

图片

在吴昊看来,对于未来的写作者而言:“AI在现阶段可以成为写作者的助手,帮助作者设计、规划小说的逻辑,或者让它来品评成文段落的优劣,调用数据库来给出润色的建议。那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我们(文学编辑)面对的作者确实是原创的,但他们是AI训练出来的,这是传统文学的书写伦理有巨大的冲击。”

作为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陈茜是中国作协、中国科普作协、上海作协会员,业余长期从事科幻奇幻文学创作。

自从AI进入大爆发状态之后,陈茜对AI的核心应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在写小说,她会开着两个AI界面:“我把它们当成助手或者是扩展思路,或是提供一些描写的可能点,我不会把它们产生的文字直接复制到我的作品中,但是我觉得它们有一点像我自我意识的投射,所以这样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整个讨论处理,或者对一份我刚刚写好的文字,AI会进行一些刻薄而真诚的评价,有时候甚至编辑都是不会如此坦率,因为是大家都是老朋友,但是AI会对我进行真诚而刻薄的反馈(笑),我觉得是这种交流还是非常有效的。

图片

陈茜一方面感觉到了AI对于创作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但同时也会发现它对比较入门级的商业应用是有很大的蚕食。“我有很多在商业写作或从事游戏文案的朋友,很多人体验很深刻,从AI开始发展之后,他们整个工作岗位就开始收缩。”

“至于AI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能说拭目以待吧!”陈茜这样总结道。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