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呼吁智驾软件不要免费了

   日期:2025-08-06     作者:lwqo5       评论:0    移动:http://nu1ol.zybear.com/mobile/news/129.html
核心提示:最近,在上海举办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说:如何打破汽车行业内卷?我认为在 FSD 付费方面,为中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说:如何打破汽车行业内卷?我认为在 FSD 付费方面,为中国所有智驾行业,包括主机厂和零部件做了非常好的典范。当智驾技术达到极致性能、极好体验,给用户带来极度自信、安全、舒适,用户一定会买单,并且高额购买。我呼吁,在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我们绝对不能再免费推广到所有车型,智驾平权,不能免费发放的所有车型,一定要收费。

图片


产业界可以私下讨论某个功能付费与否,但公开讨论必须付费,这有违市场公平竞争。毕竟,付费对消费者权益是有影响的,各位老板公开发言,最好慎谈产品定价策略问题。虽然博世呼吁反内卷,但实事求是的看,虽然整车企业未必赚钱,但供应链一直都是赚钱的。近年来,虽然博世在全球的整体利润下滑,但在中国市场反而利润是增长的,尤其是智能驾驶板块,而同期博世的中国车企客户利润是下滑的,这说明博世在中国市场并不是内卷受害者,而是受益者。

作为伴随大众成长起来的欧洲汽车供应商,博世最近几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智驾需求的刺激下,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车载智驾软件研发,随着中国本土车企提出普惠智驾,50万和10万级的车型,辅助驾驶和未来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性能是一样的。对于车企而言,但凡消费者愿意为硬件买单,软件就可以赠送。博世的软件研发投入,如果不能通过消费者为软件付费,与车企分享收益,那博世将变成纯粹的硬件供应商。

随着中国本土零部件供应商加速规模扩张,整车企业加速零部件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博世将很难保持产品溢价能力。随着欧盟向美国投降,采购美国汽车,使用相关标准是必然的。欧洲车企要想继续在中国卖车,也必然得向中国开放欧洲汽车市场,博世将面临美国和中国的双重竞争压力,好不容易积累的软硬一体化技术如果不能变现,接下来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中国本土会诞生多个博世,是必然的,全球汽车市场能够容纳多少个博世,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论证。

7月29日,中国在重庆成立。第三家汽车央企成立之初,公司总经理人选就是来自汽车供应链板块的赵非。这个人事任命就意味着,中国长安肩负着把辰致科技打造成博世的战略任务。能不能做到不重要,关键是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各个战术单元,各个整车企业都得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战略。欧洲的博世、采埃孚,北美的麦格纳、李尔、博格华纳,日本的电装、爱信,韩国现代的摩比斯,都是伴随本土车企的崛起而壮大。中国本土车企的体量和自研能力,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时代,培育出几家博世是必然的。通过控制整车产能增长,完全可以通过提升产业利润实现对供应链的反哺。
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汽车软件付费,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但从中国过去40年的产业发展经验看,无论消费者还是企业用户,对于为软件付费都是非常排斥的。中国至今没有诞生有影响力的软件公司,也与此类消费偏好有关。站在消费者立场看,只愿意为有形商品付费,是非常聪明的消费决策。华为这么多年专注于硬件,始终坚持把软件封装到硬件里打包销售,也是对中国消费偏好的尊重。博世呼吁不要免费,这应该是被竞争对手击中了软肋。同样的功能,同样的硬件,如果竞争对手免费提供智驾软件升级,博世要求付费,最终竞标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购买整车的时候已经支付了软硬件成本,本质上,车企已经把软件研发成本摊分到车辆售价中。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让车主为已经支付的产品研发成本额外支持使用成本,存在商业诚信问题。至于零部件供应商认为后续还需要软件OTA升级,如果软件免费,如何实现更好的软件升级服务呢?这个问题其实和所有ICT硬件的道理是相同的。消费者愿意为车内儿童教育付费,这是因为车辆本身不具备儿童教育功能,但如果让消费者为车辆行驶功能额外付费,那能否也可以为使用空调付费呢?10年前就已经讨论过此类问题,特斯拉能够做到,这只是美国基础数学教育水平低下的特例。对于擅长计算的中国消费者,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市场不充分竞争,或者类似欧盟这种政府,根本不鼓励充分竞争,并且特斯拉能够保持技术绝对领先和唯一性。一旦市场进入充分竞争阶段,这种双重收费模式必然崩溃。
站在产业角度,我赞成软件付费模式,我甚至希望车企能够做到每次OTA的时候再额外收费。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种多重收费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必然会有车企以免费标配实现技术平权。免费的是不是就不可能性能卓越呢?幸好,即使收费的,也做不到极度安全舒适。既然可见的几年内,都还做不到极致安全舒适,让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为有安全隐患的软件买单,真的合理吗。政府已经出手监管,不就证明了上述担忧吗。如果智驾软件免费有利于中国汽车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啥不能免费呢。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