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说小学是基础,倾向于认为小学数学不好,初中数学也学不好。
而另外一些家长看到有一些孩子小学数学并不好,初中却特别好。
于是,他们倾向于认为小学数学知识,对初中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那具体如何重要、如何不重要?
他们说不清楚。
我来分析一下。

01
若差的是计算,
对初中数学的影响不致命
举个例子:
我自己三位数乘法,两位数除法,总出错。
也不是不懂怎么算,而是练的少,算不对。
10道题能错4道。
因此小学数学我考的分数不高,70-85之间,很少上90(也有,少)。
到了初中,我没有少于115的(满分120)。
为什么?
初中的题目,主要看你会不会,有没有思路。
计算基本上都用代数式推理,很少有两位数的计算。
所以,小学的计算对我没有构成威胁。
不仅是我,好多小学生计算不好,到了初中却能考出好成绩。

回看小学数学,主要就是计算,计算基本功不行:
也正是这个原因,小学计算稍差的孩子,到初中不会被过度影响。
看到这儿,有人会问:那我孩子还有必要好好做计算吗?
有必要!
你练计算也不全是为了升学——将来有大用:
有了耐心做计算的习惯,将来在初中、高中遇到比较复杂的代数式,也能够耐着性子做。
像我就没有这个习惯,我的很多题目写的非常乱。


在高中做圆锥曲线这些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平时只写思路,不会亲自的一点点把它算出来,我不耐烦!
结果这种题我总失分。
这就是老师说的眼高手低。
总的来说:
02
概念认识不到位,你完蛋了
乘法口诀用一辈子。
初中乘法口诀还出错的孩子,我可是见过的——
很多孩子计算到最后一步了,4×8,背错,写个24。
乘法的底层逻辑,在高中数列部分会用到——要反复分解一个数,再反复结合几个数,不然题做不出来。
乘法运算律,要练到肌肉记忆,然后在代数式推理演算的时候,才能留出脑子用更高级的公式。
除法的基本要理解,才能理解分数、百分数——而分数是初中和高中运算的基础、百分数在初中有一道大题。
将来在数据分析时,也有用到。

除法不懂,后面的小数除法学不明白,将来初中的解三角形算不对,而解三角形在航海、工程、测量学中都要用到的。
另外,将来学数论,更离不开乘乘除除。
(小学学奥数会接触一点点,叫基础数论。初中高中接触不到数论,大学得学。)
小学引入这些,虽然每个章节都是几节小课,目的都是【提前认识】。
但,咱不要轻视它们,初中高中主要在这些地方【展开】。
方程会由一元到二元,从一次到二次。
方程的本质是“用字母表示数”,把这点理解到位,就能顺利切入代数。
不理解,就学得迷迷糊糊。
将来再回头学——要说也可以,只是你得问问:有时间吗?
坐标在解析几何部分、函数部分,是个基本底色了。

统计在小学的时候会学条形图、饼图、图标,学计数和可能性。
这是概率和统计的基础,初中高中将来就不学这些基础的了,上来就整难的。
几何就更不用说了。
平移、旋转、面积、体积、周长,这些基础概念在小学期间都要掌握了,初中直接用。
这些是基础的数系,将来要扩充数系是在这些的基础上。
扩展到无理数、虚数后,集合、函数、根式等运算,都需要各种数的参与。
到初中谁还给你讲讲啥叫自然数呀,已经默认你非常理解。
到时候在运算中,题目中直接来,你不解透,在定义域、值域、可能性上就会出错,意味着你总是会少一些答案,或者根本算不对。
我列举的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像四则运算,和加法乘法运算律,每扩充一个熟悉都要证明一遍,看看这类数是不是符合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包括虚数和向量。
图形的各种运动,将来是你理解动点和旋转的基础,不然怎么做压轴题呢。
还有比,不理解的话,到初中高中的分式,分式方程,够呛。
……
就像标题说的,小学数学对初中高中有用的点,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数学就是一个体系,后一个概念建立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对概念的理解有bug,你不好补回来。
从这点来说,学不好概念,理解不透彻,的确对高阶学习影响很大。
03
怎么办?
我建议大家小学阶段不要海量做题。
我知道,做题出成绩。
题型都见过,的确是在考试时有帮助,而且题目也帮孩子理解书本概念。
但不要过多。
把时间分配到概念的理解上:
在此之上,再去做题。
分析题目考查的点,如何考查,遇见类似情形该怎么做。
这样的学习非常有质感,而埋头做题是盲目的勤奋,其实挺浪费时间的。
它会让你被眼前的题目,眼前琐碎的题目吸引,而忘了背后那些重要的东西。
无论做什么,我们需要保持一份清醒。
好,这就是今天的分享了。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谢谢阅读,本文结束。
另外,我有一个数学群
想进一步讨论,可以到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