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刀泉小学唐靖老师带来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课例讲解,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巧妙融合AI技术,创设“小记者探秘”情境。虚拟导游“航航”带领学生在识字学词、漫游太空等活动中探索科学奥秘。课堂以“童”为核心,将学习主权交给学生,培养其信息提取与表达能力。

武珞路实验小学金地分校黄莎老师围绕《观潮》第一课时展开说课。她紧扣“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主题,从多维解读教材入手,借“争做旅游博主”情境,设“理大潮之序、感大潮之奇、争当旅游博主”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想象画面,感受大潮壮观与文字魅力。

鲁巷实验小学郭菁晖老师以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实践为基石,尝试为学生搭建起从文本到生活、从阅读到表达的桥梁。课堂以“校园广播站征文助力”为情境主线,学生化身“小小编辑”,通过角色扮演、AI画面生成等方式,直观感受“怎么把画面写鲜活”,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可迁移的表达能力。

当“武汉气象广播站招募小小气象播报员”的情境走进课堂,二年级的孩子们便化身自然的探秘者,在《雷雨》的学习中开启了一场融合观察、表达与识字的语文之旅。洪山区第六小学刘莹老师以“抓取信息悟朗读,探秘自然来解说”为核心,紧扣单元“提取信息、联系生活”要素,通过三大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清课文脉络,品读体会语言的形象之美。

武珞路小学蔡斯媛老师以“民间故事传承人”为主线,带领学生深入解读《牛郎织女》故事起源,同时拓展民间故事阅读,让学生触摸文化传承脉络、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夯实基础,到打磨表达,再到提炼方法,学生在“学方法—用方法—创表达”中进阶,语文学习真正实现了“传承与创造共生”。

“智能时代课堂需善用AI技术并强化师生思维对话,秉持学生立场,通过完整教学流程及小组合作关注个体成长。”武汉市硚口区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唐静指出,语文教学目标要以素养为导向,立足课堂、勇于创新,践行“会教、乐学、创生”的育人坐标。武汉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国卿老师以儿童认知规律为依据,为语文教学指明“智慧育人”方向。他建议,教师将自身的钻研转化为学生的成长,以学习任务群为纲,设计大情境与大任务,融合识字、阅读等要素,实现单元整体教学与“理论+实践”的结合。

本次活动以优质课例为媒,展现了洪山教师深耕课堂的教育智慧,从课堂和育人维度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洪山区将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让课堂成为学生亲近语言、热爱生活的育人磁场,让教育家精神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