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在福建科技小院掀起助农热潮的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团委发挥科技小院校地融合优势,选拔了一批“青年实干家”,激起了青年大学生下乡实干的热情。
初闻“青年实干家”,邱佳雄想到了在参加首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时,读到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两本书。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邱佳雄报名并参加培训,成为福建省首批“青年实干家”,到福建安溪铁观音茶科技小院实岗锻炼。
在“自找苦吃”中成长
邱佳雄实岗锻炼的第一项任务是调查安溪县全域茶树种质资源。他先后走访了桃舟、感德、西坪、虎邱等乡镇,调查安溪地方苦茶、野茶等茶树资源。
“老了,老了,大茶树找不到了。”好几位老茶农因记不清野茶树所在位置、腿脚不利落等无法协助科技小院团队寻找目标茶树种质而自责。
“下乡调查期间,茶农都热情地把我们留下来用餐。”由于时间有限,邱佳雄和茶农在饭桌上交流就成了常态,他一边吃着碗里的饭,一边心里想着茶农倾诉的生产难题。
经过前期的调查,邱佳雄开始主持科技小院工作,重点围绕安溪茶树种质资源开展系列农技服务。他说:“下乡工作推着你要深入思考。”他先后设计印制了生态茶园建设、优异种质资源鉴定等5本科普小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茶农解读茶叶标准与技术。
安溪是一个藏龙卧虎的茶乡,和安溪茶农互动交流,没有实际本领可不行。在科技小院组织的安溪六大品种茶审评会上,茶学科班出身的邱佳雄好几次在安溪茶农面前败下阵来。“打铁还需自身硬”,羞愧难当的他开始苦练技能,终于在“中华茶奥会”上一举夺魁,获得了全国冠军。
“要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得到茶农的认可。其实我们并不能为乡亲们做太多,反而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无论是农技服务,还是配合调研,邱佳雄总在“自找苦吃”中自我成长。
女茶师模式点亮乡村振兴路
最初,邱佳雄接触的茶界女性更多是功夫茶艺师。然而,在安溪茶山上看到骑摩托车的留守妇女后,他对茶界女性有了新的认识。
每逢铁观音秋茶生产季,科技小院责任专家就带领小院研究生团队到安溪感德镇、西坪镇等铁观音主产区调研采样。一望无际的茶山,几乎都是妇女采茶忙碌的背影。在双脚都走不稳的陡峭山路上,胆大的茶农骑着摩托车上下运茶。
“我们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待在山沟沟做做茶。”
“习惯就不怕了,这很好骑的。”
“我们的茶叶也很好喝呀,就是卖不出好价格。”
其实,科技小院在落地前就已经关注到了安溪留守妇女群体。小院揭牌后,责任专家将女茶师作为培养模范农民的重点项目。邱佳雄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总结并发展了女茶师模式。
在科技小院里,围绕技艺传授、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文化传承四个主题,责任专家就“茶叶生产与绿色发展技术”“铁观音非遗传统制作技艺”“茶叶感官审评技术”“茶文化与旅游创业”四大课程对女茶师进行培训。目前,科技小院的女茶师都已成长为安溪铁观音技术骨干,成为铁观音技艺传承的重要力量,在铁观音制作技艺入选“双世遗”工作中,更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源于对家乡的热爱,邱佳雄将科技小院女茶师模式首次推广到了建阳。他负责相关宣传、召集、组织以及推进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在多方指导支持下,创建了“中国水仙白建阳女茶师工作站”。
与此同时,女茶师模式在海外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2024年8月,“世界女茶师联盟”在安溪正式启动揭牌,邱佳雄作为代表参加了2024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新长城科技小院助力计划启动仪式。活动中,他向各国友人全面推介了女茶师模范农民模式,并与新茶饮头部企业“茶颜悦色”结对共建。后续,科技小院将进一步融合传统与创新生产要素,助力铁观音“第二次腾飞”。
扎根安溪的实岗锻炼让邱佳雄对祖国大地、对所学专业以及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成为什么样的青年”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他说:“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福建所有‘青年实干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在乡村振兴中展露青年的英雄本色,在红旗招展中抛洒热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