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戏台》观后:
人 生 如 戏
文 / 徐军余
有人约我晚上看陈佩斯导演的新电影《戏台》,忽然想起来看他的电影已经记不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瞧这一家子》《父与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等等,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无数部他出演的电影和关于他的诙谐幽默的精彩画面、经典的桥段、好笑的台词。他和他那艺术大师级的父亲用市井喜剧风格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无数在笑声中难忘的记忆,成为了我们那时候精神食粮的支柱。
如今又能有幸在电影院看到他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比当年晚上要跑好远看露天电影那条件要好上百倍了。
这部电影以军阀混战时期的草包大帅要看戏为引子,不懂戏的艺术还非要以自己的喜好来篡改历史的艺术,以身处这出故事中阴差阳错的角色发展为线索,引出了一出出旧世生态下荒诞不经的故事。
戏虽然是编的,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当时事实的存在。无论是陈佩斯演的班主,随时要应付各种所谓社会上流以及引来的各种突发情况,还是黄渤演的大嗓儿,随时有可能被拉去登场而“被迫营业”。乱世的人有可能都是“大嗓儿”,一不留神就可能从默默无闻的台下观众登上充满魔幻的时代舞台。
观影之前以为只是来怀旧,看陈佩斯怎么搞笑,但看完之后,在众多不可思议的背后,却给了人更多的共鸣和思考,感觉以前的陈佩斯就是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现在觉得他已经变身艺术家,融入了更多生活里的阅历和感悟。
有句套话说,一百个观众眼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看确实是。无论电影还是戏剧,说精彩就是看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代入感。你瞧这戏台上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在各种阴差阳错里渐渐让人读懂了戏里戏外,怎么看怎么都有那么点“人生在世,全凭演技”的感觉,表面上风平浪静,每个人都在认同的规则下演戏,为了各自的梦想也罢,利益也罢,也就为把自己的人生三万天的戏演好。
影片从一开始就都是在看似错乱实则合理中发展,精华在结尾处,当需要有人站出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时,谁也没想到会是在场人中最不像男人的旦角,用最本质的话说出最硬气的道理,顿时点醒了在场所有的人。
此时戏台外,虽然不断有枪炮声袭来,展现着乱世的景象,而戏台内的人都恢复了本来的状态依照本该遵守的正常规则在演,没受到外界任何的影响。
都说戏如人生,而看完戏后会觉得这戏就是自己真实的人生演绎,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在生活中左冲右突的戏剧化展现。每个人能活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坚守,回过头来再看自己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就会觉得人生其实真如戏……
宝应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宝应文苑 作者:徐军余
编辑:华 丽
审核:杜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