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润(ID:runliu-pub)
懂车帝,给汽车行业上了上强度。
前段时间,懂车帝联合央视,做了一场测试。36款市面上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卖点的热门车型,被拉到了高速和城市道路上,真刀真枪地跑了一遍极端危险场景。最终的结果,堪称“惨烈”。我附在这里,供你查阅。


简单来说就是,平均通过率,不到36%。如果把“全部通过”当成合格,那一辆合格的车都没有。
那些被反复提及的“杀手级”场景,比如夜间在高速公路上突然遭遇静止的施工车辆,比如城市路口突然冲出的“鬼探头”,都成了测试中的“高失败率”场景。
这场测试,似乎成了汽车行业的“吐真剂”。
更有意思的,是测试之后的“反应”。
考得不好的,选择了“不予置评”的集体沉默。考得好的,比如,因为考了第一,马斯克直接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地转发了测试视频。
一边,是诡异的沉默。一边,是反常的狂欢。
懂车帝,真是把强度给到位了。于是,果然……又引来了不小的争议、质疑,甚至攻击。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
可是,按照懂车帝的说法,这毕竟只是一场“媒体测试”。一场“媒体测试”,为什么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和你分享一点我的看法。
因为,懂车帝的“强度”,其实精准地给在了“技术路线”上。
什么意思?
在这个世界上,主流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其实就两种。一种,是“开卷考试”。另一种,是“闭卷考试”。
什么是“开卷考试”?
它的专业术语,叫“车路协同”。它的核心哲学是,车辆的智能,需要和外部环境以及高精度地图进行信息协同,从而系统致胜。
高精度地图,就是那本可以带进考场的、划满了重点的“标准答案教科书”。它不像我们手机里的普通导航地图,只告诉你路在哪。它能把哪条路有多少条车道,哪个路口有限速牌,道路的坡度、曲率是多少,甚至路边的每一个路灯杆、消防栓的位置,都给你标得清清楚楚。它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有了这本教科书,考生(也就是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它的帮助下,结合自己传感器看到的情况,完成答题。国内大多数主流车企,早期走的都是这条路。因为这条路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有教科书的考场里,也就是在那些已经完成了高精度地图覆盖的城市里,它的表现非常稳定,体验极其流畅。
那么,什么又是“闭卷考试”?
它的专业术语,叫“单车智能”。它的核心哲学是,人类只靠自己,就能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驾驶,那机器应该也可以。依靠车辆自身的传感器和足够强大的算法,它应该就能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特斯拉,就是这样一位固执的闭卷考生。他不带任何教科书。他只凭自己的“大脑”(AI算法)和“眼睛”(摄像头),去现场独立分析和解题。这条路的优势,是到哪都能考,普适性更强。但是,这对考生自身的能力,有极高的要求。需要海量的数据去投喂,需要去见各种各样的路况。
这就是“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
一条路线,是为车修一条更聪明的路。另一条路线,是为任何路造一辆更聪明的车。
理解了这件事,你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懂车帝出的这张“考卷”。
懂车帝的这张考卷,出的全是典型的“遭遇战”和“极限单挑”场景。比如突然从路边冲出的“鬼探头”,比如在高速上前车突然变道后赫然出现的静止事故车,比如突然横穿马路的动物。这些考题,极其刁钻。而且,很难在“教科书”上找到标准答案。现实世界,比教科书复杂多了。
所以,懂车帝的这场测试,本质上是一场“强制性的闭卷考试”。
在这场突击考试里,习惯了“开卷”的考生们,突然被拿走了教科书,自然就有些手忙脚乱,成绩普遍不理想。而那位固执的闭卷考生,反而如鱼得水。因为他平时就是这么练的。他早习惯了。
现在,你就也能明白,马斯克为什么会那么兴奋了。他那句“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取得最高成绩”,翻译过来,就是“我这个闭卷考生,在你们的地盘上,没看你们的教科书,照样考了第一”。
换句话说就是,单车智能,小胜一局。
当一场测试的“强度”,不再仅仅关乎产品性能,还关乎“技术哲学”甚至“生存战略”的时候,它当然就会闹出动静来。而且,它会像一面镜子,照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一些差距。
这些年,我们听到过太多太多的口号。这些口号,通过一场场华丽的发布会,极大地拉高了用户的热情,也让很多人在潜意识里,把“辅助驾驶”当成了“自动驾驶”。
但是,冰冷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车,不是无所不能的。工程实现的难度,也远比宣传的难度要大得多。它们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真诚,才是最高级的宣传。
比如,一些真相。
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辅助”这两个字,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系统是你的“副驾驶”,但不是你的“司机”。它可以在你长途驾驶感到疲劳时帮你扶着方向盘,可以在你偶尔分神时帮你踩一脚刹车,但它绝不能替代你做出所有的判断。你手中的方向盘,才是最终极的安全系统。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再比如,一些挑战。
在国内,我们有“开卷考试”的优势。高精度地图的覆盖率,也越来越高了。在这片熟悉的“考场”里,我们的车企可以做出体验非常好的产品。
但是,一旦走出国门,进入欧洲、美国、东南亚呢?那里的市场,可不给你提供教科书。因为数据安全、测绘法规、建设标准和成本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外国政府不可能为你铺设一张完美的“智慧的路”。所有的车企,都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一场硬碰硬的“闭卷考试”。到那时,懂车帝可就不是出卷人了。但是,你得证明你依然能打。
差距。真相。挑战。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同时也都是压力。
但是,有压力,不见得是坏事。它会让你挤掉泡沫,会让你回归理性,会让你重视安全。
这场测试,没有给出行业想要的答案,但也许给出了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懂车帝的“强度”,来得还挺好,挺及时的。
毕竟,真金,从来都不怕火炼。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