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奖项揭晓,湖北青年作家野亮凭借作品《我不是文豪》获得二等奖,是全国两部二等奖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关注中年危机题材,以半自传体的方式书写了一个怀揣文学梦想,又深困现实的中年男性的生活与困惑,引发广泛讨论。
在书中,主角一面坚持着热爱文学的自我,一面被迫向市场妥协低头;一面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一面又妄想自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面深知生活的庸俗真相,一面又执着追寻文学梦想。评委会评价:“该书从落魄文学青年的视角,深入泥沙俱下的复杂生态当中,直击了文学爱好者的生存困境,幽默诙谐地展现了一地鸡毛的现实处境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
野亮现居湖北孝感,长期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他曾发过文学期刊作品,也写网络小说,《我不是文豪》是他近年来的代表作。
野亮。图/受访者提供
野亮透露,小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经历。他热爱文学,但不知道该如何通过文学谋生。在书中,主角利用文字天赋写语疗脚本获得市场成功,却抗拒这样的成功。“我只想写出一些人的迷茫、坚持、痛苦和抗争,写他们的遭遇,写他们的悲喜。”他说。
实际上,这本小说的开头写于十年前,当时他二十岁。因为无法驾驭一个三十岁的主角,他没有完成写作。十年后,已辞去体制内工作的他在编辑的鼓励下重新拾起了这个故事,并将其写完。书在连载之初并不被看好,也不符合网络文学的主流套路,但意外地在都市频道新书榜上取得了第一的成绩。
他在获奖感言中提到,写作和坚持现实主义题材,在当下都是“性价比”很低的选择。但他认为人总要相信一些事情,“来过,热爱过,轰轰烈烈地闹一场,做一些十分不现实的决定”。
他说,自己的母亲生前一直支持他写作,把他的文章装订成册,鼓励他“如果你以后成了一名作家,这些都是你值得纪念的来时路”。在他人生的低谷期,“会为了我的文字感到骄傲的,只有她一个人”。母亲患癌去世后,他重新开始写小说,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最后通过稿费维持生活。
“我之前提到过很多次‘现实’这个词,在这个语境里,‘现实’意味着‘性价比’。在当时,写作并不是一个有性价比的决定。在这个时代,写作很难赚到钱。在这段人生的低谷期,我搁下了笔,放弃了写作。但是癌症很‘现实’,它不会因为你放弃你热爱的事情就停止进展。”野亮说。
他谈到辞职转为全职写作者时与朋友的对话:“我不是一无所有,我至少还有50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这句带有自嘲意味的话,来源于小说主人公的信念——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颁一次,一个人若能活到八十岁,就还有五十次机会。书中的主角相信写作是他的天命,所以像西西弗斯一样,一直在努力,一次又一次。
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共同指导,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吸引了5.4万名网络作家投稿,参赛作品5.67万部。获奖作品中,《关内关外》《我不是文豪》《烟云华强北》《守护蒙玛拉尔》《血花屋》等已进入实体出版及有声开发阶段。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中,超八成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各阶段,已有24部授权影视剧集改编。其中《滨江警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走进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级文化殿堂。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编辑 李杨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