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田畴绘新景,街巷深处听民声。在广袤的东营区大地上,一幅幅“富民好家园”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没有千篇一律的模板,唯有因地制宜的良方。近年来,东营区倾力推动“一镇一园”“一镇一业”发展方略,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环境提升、治理创新,打造各具魅力、充满活力的区域增长极。在这里,您将看到东营区如何以产业振兴的金钥匙,解锁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密码,共同书写“片区带出富民好家园”的崭新篇章。敬请关注!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13410773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夏日的晨光静静洒在流淌过龙居镇的黄河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不远处,瓜果采摘园里,浑圆油亮的麻湾西瓜、红艳饱满的王家蜜桃缀满枝头,浓郁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丰饶。
“瓜田绿浪”映照幸福光景
天刚蒙蒙亮,新铺的柏油路,黄河的湿润水汽与麦田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瓜农杨金峰便蹬上自行车出发了。几分钟后,他熟稔地一拐,麻湾西瓜大棚便映入眼帘。掀开厚重的门帘,一股温热的、混合着泥土芬芳与绿叶清香的暖流瞬间涌出。棚内,翠绿的瓜藤生机勃勃地向上攀爬,肥厚的叶片下,一个个油亮滚圆的西瓜若隐若现,这片瓜田,正是他安身立命的“幸福靠山”。
放眼整个片区,龙居甜源、黄河粮仓等龙头项目已落地生根,设施农业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铸就了区域绿色高效数字农业的标杆,其中以麻湾西瓜为引领的“龙居乡品”品牌声名鹊起。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亦扎实推进——滨海盐碱地生态保育、修复及高效农绿色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已成功筛选耐盐碱植物60余种、可推广高耐盐经济植物30余种。现代高效农业的蓬勃发展,正强劲辐射带动着片区周边25个村集体、300余农户、10个分散种养殖区的共同进步。
“乡贤归巢”点燃共富引擎
“家人们看!咱龙居老手艺,肉香弹牙,鲜灵得很哪!”“社区共富工坊”里,此刻热气蒸腾。“丸子哥”猛地揭开硕大的汤锅盖,浓郁醇厚的肉香霎时弥漫整个空间,清澈的骨汤在锅中翻滚,一颗颗饱满圆润、弹性十足的龙居丸子随之沉浮跳跃。他对着直播镜头,声音洪亮地吆喝着,手机里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丸子哥”正是被家乡召唤回的126名乡贤中的一员。他与众多“网红名人”团队先后入驻“共富工坊”,在为家乡“聚气引流”的同时,更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龙居镇正加速打造“共富工坊”平台,已成功吸纳7个致富带头团队入驻,解决居民就业212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同时积极引进劳务中介6家,累计转移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带动社会效益超过500万元。
“龙舟竞渡”激扬文旅活力
夏日的龙栖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黄河口龙舟赛再次激情上演!来自各地的健儿们齐声呐喊,桨影翻飞,鼓点铿锵有力,震撼人心。来自“东营金盾司法学校”队的领队程建勇说,这已是他第三次带队来龙居参赛。“龙居的水质好,环境美,赛事组织得也越来越专业,氛围特别棒!”
连续举办7年的龙舟赛和乡村旅游文化节,已成为龙居镇闪亮的生态文化名片,年均吸引游客30万人次慕名而来。游客们不仅沉醉于激烈的竞技氛围,更流连于龙居的黄河壮景、田园野趣、温泉康养与特色美食。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每年为这片土地带来超过3000万元的丰厚收益。
华灯初上,广场舞步飞扬,孩童笑语清脆。街巷深处饭菜香悠悠弥散,黄河臂弯里的日子愈发红火甘甜。近年,东营区聚力打造沿黄盐碱地特色乡村振兴样板,坚守生态优先,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龙居湾”示范片区正是这幅振兴画卷的亮眼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