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宜兴举办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
在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一场“古韵新风 茗战境会”2025宜兴VS长兴斗茶品鉴会令人耳目一新。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的茶人,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绝活”,也让参会者品尝到了两地的各种好茶。
斗茶兴盛于唐代,文人雅士以茶汤浮沫的色泽、持久度论高下,这场“斗茶”,看起来是一次向历史的致敬,但背后却让人咂摸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宜兴和长兴,自古以来就是茶乡,宜兴“阳羡茶”更是从唐代起就成为贡茶,这次宜兴率先站出来,大张旗鼓,不仅跨城、而且跨省做了这么一个活动,只是为了给“阳羡茶”打个广告吗?
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02.
宜兴长兴,同属江南。
江南,是中国二千年以来极为重要的文化意象。
江南,是中国文人士子极为向往和推崇的文化桃源,具有广博深厚而影响深远的独特文化内涵。
同时江南得天独厚,这里的丘陵山地处在北纬30 度左右,面临东海,正是茶树栽培生长的黄金地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优质的产茶区。从唐到宋,以至明清,江南一直都是中国茶的灵魂阵地,出现了数不清的名茶,不断出现茶叶产制技术和品饮技艺的著作,大大小小的茶肆、茶坊遍布城市,绿茶炒青制法和撮泡品饮法从江南走向全国,茶叶也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
江南茶,一言以蔽之,就是曾经的中国茶叶“顶流”。
江南,代表着华夏魏晋、隋唐、宋代及明代时期的全球茶文化中心,代表着公元3世纪到17世纪的全球茶文化高峰。
当然,中国当代茶产业的重头都在福建、云南这些地区,江南茶的风头,被它们盖过了。
江南茶风头不彰,绝不是因为品质不行,恰恰相反,以宜兴的阳羡茶为例,品质其实极高,但总体上说,可能还缺少声势。

联袂,以壮声威;斗茶,以娱众民,不是为了给哪一家打广告,而是想告诉大家:
这件事不是光靠宜兴,也不是光靠长兴,而是靠我们大家;我们江南的茶,一股融合、复兴的势头已经出来了。
03.
由斗茶,也想到了持续火爆的苏超。
你看,同样是“斗”,同样都不是真的“斗”,苏超斗的是梗,是在嘻嘻哈哈中体验草根足球的快乐。
斗茶斗的是什么呢?
是独属于中国人的风雅。
把“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这是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智慧,中国人讲究就是以茶论道,以茶交友,茶中传达出“和而不同”的理念,传递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
我甚至觉得,斗茶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苏超,江苏十三太保几乎个个有茶,南京的雨花茶,无锡的太湖翠竹,苏州的碧螺春,扬州的魁龙珠,连云港的云雾茶,常州的金坛雀舌,南通的狼山春晓,让他们也斗一斗,茶的消费频次可比足球高多了。

宜兴这次能想出“斗茶”这种形式也是难能可贵。
最近几年,宜兴文旅亮点不少,阳羡山湖音乐节,吸引近5万乐迷到现场;
第二届全国非遗年会、阳羡100越野挑战赛等多个大型赛事,让“宜兴文旅”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
事情最难的地方是破局,就拿茶这件事来说,如果能借着“斗茶”的契机把茶和文旅更好结合起来,其中蕴藏的潜力不可低估。
千年阳羡茶香,回味绵长;“茶+文旅”的未来,不仅对宜兴,对整个江南来说更加宽广,也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