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田慧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肝病的防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7月28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一科主任毛创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全球要消除的威胁,具体目标是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
毛创杰主任指出,尽管我国在控制病毒性肝炎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乙肝)和丙型肝炎(丙肝)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宣传力度不足。”毛创杰主任表示,许多肝炎患者虽然知晓自己感染了病毒,但因未出现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导致病情逐渐恶化。尤其是慢性乙肝和丙肝,可能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潜伏多年,最终导致、肝衰竭甚至肝癌。由于这种“沉默的杀手”通常在没有症状时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他呼吁,社会各界需共同参与,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宣传,以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尤其是对乙肝和丙肝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同时,公众也应增强自我健康意识,定期检查肝脏健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毛创杰主任指出,乙肝疫苗自2000年普及以来,在预防乙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尚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40岁以上人群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隐患。对于这部分人群,定期检查乙肝状况,并根据抗体水平判断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已成为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
与乙肝不同,当前丙肝尚无预防性疫苗。毛创杰主任特别强调,丙肝的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丙肝患者,或者说长期透析或有输血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丙肝筛查。幸运的是,目前丙肝的治愈率较高,大多数患者通过短期治疗可实现完全治愈。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防控丙肝的关键。
他介绍,“我们医院对肝病的治疗,不仅仅是针对感染性肝病,还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脏代谢相关疾病。近年来,代谢相关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新的健康威胁。”
对于肝病的治疗,毛创杰主任强调了“早期干预”和“全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有效防止疾病进展,延缓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尤其是在肝衰竭和肝癌的治疗方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已经具备了从早期诊断到中晚期治疗的能力。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医院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肝移植团队建立了“绿色通道”,为需要肝移植的患者提供及时转诊服务,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