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会所构建圈层服务
成为业主身份的象征
在高端住宅市场竞争中,会所已超越基础配套功能,成为圈层身份标识与资源交互平台。项目以超高户均配套面积、酒店级服务标准及定制化社交场景打造产品竞争力。
广州琶洲樾华樾会所位于4层架空层,通过抬升设计形成开阔视野与立体景观,打造退台式“船舷花园”,兼顾隔音性与私密性。会所共3层,涵盖行政酒廊、16人私宴厅、恒温泳池及健身空间,为96户业主提供专属服务。此外,“臻樾PLUS”服务通过酒店式管家团队提供安防、资源对接及活动执行支持,业主可发起私董会、艺术展等定制社交,促进圈层资源交互。
上海越秀外滩樾专为49户业主打造约2500㎡三重会所体系,精准呼应高净值客群“显性社交-隐性圈层-终极自我”的层级需求。堂前会客强调归家仪式感与商务接待尊崇感的入口空间,构建体面的社交场域;樾下会友贯穿约158米艺术长廊,北区设私人画廊,支持定制个展/品牌发布与艺术限量展,吸引藏家圈层;南区配置高尔夫模拟厅及健身区,定期举办“健康私享会”,兼顾艺术交流与健康生活;言上会己约1000㎡私密空间配备恒温泳池、私宴厅,更支持米其林星厨定制私宴服务。
上海招商康定壹拾玖配置约3000㎡复合会所,包含约1800㎡下沉式主会所与约1200㎡6米挑高架空层泛会所。项目创新定制公馆级管家服务,发布物业服务白皮书和康定拾玖间小程序,业主可通过数字化平台预约泳池、私宴厅等10余项设施,享有24小时管家响应及健康管理(私教/营养定制)。
文化转译与艺术赋能
打造产品差异化护城河
在消费升级与居住需求迭代的背景下,文化转译与艺术赋能已成为住宅产品突破同质化、构建差异化护城河的核心路径。
文化转译,即对地域历史文脉、民俗记忆及自然肌理进行系统性解构与现代化转译,如将传统建筑比例美学融入现代立面设计,或以当代手法重塑地域色彩,使空间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
余姚绿城臻园的立面设计围绕传统与现代融合展开地化探索。首先深入研究余姚本地特色的民居建筑,并从画作、建筑、诗词等传统艺术中提炼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意境元素。其次,将余姚本地民居的典型元素(如悬山顶、灰瓦、明柱墙)与明代家具的精致处理手法相融合。
最终通过现代铝板幕墙工艺,实现了传统建筑美学与现代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赋予建筑独特的价值感。
北京和樾望雲以“文贵人居”为核心,将海淀三山五园的历史文脉转化为现代居住美学,从西山山势形态、皇家园林布局出发,构建起伏的游廊式边界和多进式院落空间体验,将传统建筑的比例美学与山水意境融入设计。
景观设计强化山居高差体验,以四宜书屋为原型,打造山中书院。
提取重檐、山水、书卷元素、打造超级符号,穿插于立面、园林、室内全维度空间,传递隐逸美学理念,实现了文化记忆的当代转译。
艺术赋能则通过跨界引入装置艺术、数字媒体等创新形式,打破住宅空间的工具属性,赋予其精神疗愈、社交互动等情感价值,如通过沉浸式艺术场景唤醒五感体验,或以艺术策展思维重构公共空间叙事。
以上海绿城潮鸣东方为例,归家动线(主入口艺术雕塑、景观装置、石材景墙至归家门厅及连廊)融合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设计,交通大厅兼具四季花厅、艺术大厅、林下客厅功能,升级社区为“微型艺术馆”。
更突破性地打造了12米挑高的“悬浮美术馆”架空层,在这个突破传统公区形态的空间里,法国艺术家 Sylvestre Gauvrit 的定制雕塑《鎏光之翼》与《天际腾云》成为视觉与精神的焦点,与上海的潮汐文化共鸣。
项目融入西岸滨水艺文生态,通过滨江骑行、美术馆导览等活动引入外部文化资源;联动西岸美术馆打造“美术馆+聚落”,预留展陈接口,未来可策展社区艺术展;以“生活策展主义”激发业主自主策划活动,将家升维为“策展场”,形成自生长社群生态,增强文化归属感。
这种“文化+艺术”的双重赋能,不仅满足了当代人对居住意义的深层追求,更通过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使产品价值从单一空间功能延伸至生活方式与文化符号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