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甘肃】近日,榆中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与一起危险驾驶案。与往常不同的是,旁听席上多了一群身着“火焰蓝”的特殊听众——榆中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们。榆中县法院以“庭审现场”为法治课堂,通过直观鲜活的案例,为消防救援人员送上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nu1ol.zybear.com/file/upload/202508/12/081411992.jpg" />
庭审现场
庭审现场,两起案件依次审理,情节发人深省。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被告人明知是电信网络犯罪所得资金,仍提供其名下银行账户,并通过取现、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址的方式帮助转移赃款,最终因“明知故犯”触犯刑法;危险驾驶案中,被告人醉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并负事故全部责任,且血液酒精含量远超法定标准,被当庭执行逮捕。法庭围绕证据链展开严谨调查,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揭示了“贪小利”与“存侥幸”背后的法律风险,让消防员们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深刻认识到“看似小事”背后的法律风险。
“以前总觉得危险驾驶、收赃销赃离我们很远,今天听了庭审才明白,法律红线就在身边,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大错。”一位消防员在庭审结束后说道。对常年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他们而言,此次旁听让“守法”二字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认知——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生活交往,都需绷紧法律之弦。
此次旁听庭审,选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与危险驾驶案,正是针对日常生活中易忽视的法律盲区,通过“身边案”警示“身边人”。通过“以案释法”,让法治教育走出书本、走进现场,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法律的学习者、敬畏者与践行者。
据介绍,榆中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庭审+普法”模式,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以司法公开促进法治普及,让公平正义不仅被看见,更被深刻理解,助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榆中县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