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规模大,IP也经典的《金庸武侠世界》,当初预热那叫一个大,试图打造一个武侠世界。
自从《铁血丹心》部分播出之后,可以说是血亏。
郭靖跟黄蓉的形象,在新人演员的演绎下,变得不伦不类,让观众无法接受,舆论的效果也是不好的。
作为绝对的主演,周一围在当时的发言,也颇为有意思,言语当中透着一股失望感。
剧情特效也很假,开篇鬼气森森,要么糊成一团的黄色,非常影响观看效果。
当时所有演员,都有在用力宣传。可《铁血丹心》的实际播出效果,确实不够完善,导致后面几部剧,都没能抬上来。
历经一年多的变化,鹅把后面几部全部整合成《华山论剑》,重新抬了上来,虽然播出匆忙,也好过压在手里,一直播不出来要好。
当时《铁血丹心》播出,周一围还表示,原本吸引他跟高伟光过来的,并不是现在这个剧情,中间还是做了些调整跟变化。
这番发言,经过网友解读,都觉得他是被骗过来的,怪不得能演得那么萎靡不振。
为此,周一围还特意发文解释过。
发言确实极具人情世故,也能看得出来,他确实有一点累了。对于后面的安排,作为演员他自己都不知道,一切都得看官方如何准备。
他能做的,就只是做好演员的工作,把角色负责好。并没有阴阳什么,也没有其他意思。
无论如何,后续的四个单元,总算开播了,当然了,这部统称为《华山论剑》的剧,并没有宣传力度了,结果如何,只看天意。
九阴真经篇章的黄老邪,是个随时能失控,只在乎冯衡的老人,面对梅超风跟陈玄风偷经书,黄老邪本该是要发疯的存在,可在剧里他非常冷静。
改掉了他一气之下打断徒弟腿,把所有人赶出桃花岛的细节,但也显得他这个角色,特别的乏味了,没有了东邪的邪气。
在东邪西毒篇章,更是连名字都改了,东邪西毒都没有了邪性,一个懵懂清澈的可怕,一个就像提不起精神的人机。
高伟光饰演的欧阳锋,外形是很合适的。本身就大块头,加上他高耸的鼻梁,脸型也比较异域化,留着卷发完全不违和,确实跟其他人有着外形上的区别。
周一围的黄老邪,还是那般有气无力。跟冯衡的感情戏,其实也挺别扭。
冯衡从一个聪明女人,因为父亲的缘故被人追杀,死里逃生,聪明又有原则。
在金庸笔下,冯衡同样是一个姿容秀丽,聪慧果然的女子,闯荡江湖靠着一股聪明劲,就把《九阴真经》骗过来,就记住了。
不理解的是,这样的女子,因为不忍自己中毒拖累黄老邪,竟然会选择当着黄老邪的面跳崖,然后黄老邪一脸不忍的跳下去,救回了人。
跳崖救人这套,放到现在的古偶剧,都嫌土了吧。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属实厉害了。
而且黄老邪,还是啥能受人威胁的主?
若说九阴真经篇章,是黄老邪真正变得邪气,再也不受控制,打伤徒弟,冯衡为默写真经惨死,徒留一个女儿黄蓉。
那么在这之前,黄老邪就该是原主描述的那样。形相清癯,风姿隽爽,常穿青衣直缀,头戴方巾,手持玉箫。黄老邪的外表形象,是不够邪气的,相反一本正经。
但他的个性是风流不羁的邪性,任由外界怎么说他,他都自有自己的一番行事。
所以周一围无论是气质上,还是外形上,都不怎么符合这个角色。无论哪个时期,都对不上号。
九阴真经篇章不够邪气,东邪西毒篇章也挺有气无力,完全没有绝世高手的气韵。
有人说,高伟光合适演黄老邪,跟陈都灵饰演的冯衡,还挺搭。
高伟光的长相到底是有些偏西化,演这种正儿八经的古代男人,确定合适吗?事实上是合适的。
高伟光在央视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出演过李白,直接说服了观众。一人诠释了李白的青年,壮年,以及晚年时期。
一身白色长袍,风姿尽显。手持长剑,利落干脆。挥舞间,似乎是在描绘着大唐盛世,一举一动充满了文人墨客的傲气。
青年时期的李白,是恣意潇洒的,人至中年,逐渐不得志,李白的神色多了几分厚重感,但风骨依旧存在。
从他身上,能看到李白的清晰变化,也难怪观众直呼,这个选角太牛了。
所以说,高伟光其实是能演黄老邪的,当然了,他外形也很贴西毒,但凡这个篇章,能给与他更多自由,不修改欧阳锋的设定,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要说真正合适出演黄老邪的人,我第一反应是陈道明。
外表上,黄老邪是有些孤傲清高的人,非常一本正经。但是他行为举止,却能打破世俗对他的看法。
陈道明的长相,早期扮上书生模样,这不就是妥妥的原书描述的那般,头戴方巾,身着青衣,气度翩翩。
陈道明身上的邪,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他总能把这类角色,演得出神入化。
《少年包青天》的八贤王,一出场是那么的风流贵气,谈笑间,却能对包拯等平民,也另眼相看。不把任何规矩放在眼里,却也没人敢动他,有种天然的亲和力跟威慑力。
一颦一笑,就像小说里面描述的那般,完美的恰到好处。修长的眼睛一瞪,一切皆明了。
《庆余年》他演的皇帝,也恰到好处。看似浪荡不羁,实际上心里都有数,无论底下人做什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狂傲不羁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都清楚的心思。不是不懂,只是不在意。
若能让陈道明来饰演黄老邪,感觉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喔!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