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上证指数突破年内新高后进入强势震荡阶段。做多情绪显著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在关键点位突破后开始短期休整。与此同时,私募业内对A股短期走势的判断出现了微妙分化。
多项关键指标显示,增量资金正加速涌入市场。私募排排网监测数据表明,截至7月4日,国内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已升至77.36%,较前一周攀升2.07个百分点。这一单周加仓幅度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当前股票私募平均仓位水平已逼近年内峰值。
百亿级股票私募的动向更值得关注。同期数据显示,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高达83.26%,较前一周增加3.3个百分点。这不仅显示出头部机构更强烈的做多意愿,其最新仓位水平更创下近93周以来的新高。
两融数据同步印证了市场热度的提升。自6月9日至7月14日,A股融资余额连续一个多月稳定在1.8万亿元上方。截至7月14日收盘,A股融资余额已达1.87万亿元,创下今年4月3日以来的新高。
私募高仓位运作和融资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和利率下行趋势的双重推动。当前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已超过长期国债收益率,权益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显著凸显。政策引导下的保险、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共同为A股提供增量活水。
然而,银行股板块高位震荡引发指数短期休整,在一定程度上让私募机构对后市判断出现分歧。乐观者认为支撑市场的基础依然坚实,当前从政策面、外部环境、政策储备、人民币汇率及消费等多维度观察,宏观经济企稳和上市公司业绩恢复增长的确定性较高。
据悉,近期资金入场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市场情绪回暖带动私募加仓与散户入场;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理财类资金通过保险、银行渠道间接配置高股息品种;外部环境改善、国内经济韧性显现以及美元降息预期升温,吸引外资回流。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对短期市场风险保持警惕。当前股指分位处于中位偏高区间,银行股高位震荡,红利品种与小微盘风格的极致演绎,导致部分板块交易拥挤。考虑到外部潜在扰动因素犹存,后续市场进一步上攻还需要量能的持续配合。
面对市场的短期分歧与震荡,私募机构正通过差异化的仓位管理和行业配置,构建攻守平衡的投资组合。科技创新等长线赛道成为多家机构目前的共同选择。在仓位策略层面,部分机构明确表示可保持高仓位运作,认为当前A股风险收益比具备显著优势。也有机构提出更灵活的中性策略,建议以中等仓位为中枢进行动态调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