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interceptor drones stop Russia’s terror bombing?
大量无人机压倒了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2025 年 2 月 21 日,乌克兰利沃夫州,科兹茨基慈善基金会成员站在 Besomar 拦截无人机中间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25年7月29日
今年夏天,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地面攻势进展缓慢,代价高昂。但其针对乌克兰城市日益增多的无人机袭击无疑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日复一日,针对乌克兰民用和军事基础设施,更不用说平民住宅的袭击,正在重创该国经济,侵蚀其士气。找到阻止更多此类袭击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7月9日,超过700架无人机袭击了基辅和其他目标,其中60%携带弹头,其余则携带廉价诱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仅在那一周,俄罗斯就发射了1800多架无人机和83枚导弹,发起了一场“针对我们城市和社区的强化恐怖行动”。
成群的“天狼星-2”(Geran-2,俄罗斯版伊朗“沙希德”神风无人机)开始压垮乌克兰的防御。今年3月之前,只有约3-5%的“天狼星”无人机能够突破防线。上个月,这一数字上升至约15%,远高于预期。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外,这些袭击还造成持续不断的心理压力。袭击通常持续到深夜。乌克兰陆军南方师发言人谢尔盖·布拉楚克告诉《基辅独立报》,其目的是“加深人们对国家和国防军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俄罗斯已提升其无人机的数量和质量。据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称,自去年夏天以来,俄罗斯已将“天竺鼠”(Gerans)无人机的月产量提高了五倍。5月份,两家工厂分别生产了约2700架“天竺鼠”无人机和2500架“非洲菊”(Gerberas,一种通常用作诱饵的小型无人机),这两家工厂都位于前线以东近1500公里处。这两家工厂虽然受到了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打击,但产量并未受到严重影响,预计产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一名男子在基辅乌克兰外交部外展示的一架伊朗制造的 Shahed 136(天竺葵-2)无人机旁
图片:法新社
据国防分析师奥列娜·克里扎尼夫斯卡称,自今年6月以来,俄罗斯一直在使用升级版“天狼星-2”(Geran-2)导弹,该导弹配备了视频制导系统、人工智能和改进的电子设备,以抵御干扰。该导弹可飞行至4000米高空,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可从185公里/小时提升至400公里/小时。早期型号携带40公斤弹头,但新型号的有效载荷可高达90公斤。配备涡轮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的“天狼星-3”也已投入使用,但其预计成本为140万美元,而升级版“天狼星-2”的成本约为20万美元。
这让乌克兰的防御者陷入了两难境地。使用像IRIS-T这样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导弹来击落价值20万美元或更低的无人机,会迅速耗尽高端防空系统,而这些防空系统是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所必需的。直到最近,电子战(EW)和配备重机枪和高射炮(例如德国猎豹)的机动射击小组的结合,才成功摧毁了绝大多数无人机。但他们在对抗在高空飞行且飞行路径难以预测的改进型“天狼星”无人机时却举步维艰。
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是廉价的拦截无人机。至少有四家乌克兰公司,包括Wild Hornets和Besomar,正在生产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德国公司Tytan和爱沙尼亚公司Frankenberg也在生产。乌克兰总司令奥列克桑德尔·瑟斯基将军表示,拦截无人机对付Gerans的成功率为70%。上周,泽连斯基下令国防部迅速签署大规模合同,采购已验证的拦截器。7月25日,他敦促无人机公司将产量提高到每天至少1000架。总统表示,这样做需要6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需求”。除非俄罗斯设法将其神风无人机的产量从目前的每天200架左右大幅提高,否则优势可能会重新回到防御方手中。
斯特恩科社区基金会(Sternenko Community Foundation)和“重返生机”(Come Back Alive)等慈善组织为无人机的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重返生机”的无人机专家塔拉斯·蒂莫奇科(Taras Tymochko)表示,每架拦截机的成本不得超过5000美元。拦截机的速度要求在300公里/小时左右,并且必须在高达5000米的高度飞行和盘旋。(这意味着是固定翼无人机,而不是四轴飞行器。)它们必须击中“格兰”号并在撞击时爆炸;仅仅靠近是不够的。
季莫奇科表示,目前的挑战在于授予合同、提高产量以及培训操作员——最后这一点可能是主要的瓶颈。要达到俄罗斯“沙赫德”和“格兰”的产量目标,这目标雄心勃勃,但“我们已经非常接近了”。
Tytan Technologies 的马克斯·恩德斯表示,技术障碍仍然存在。无人机需要与现有的雷达网络集成。它们需要先进的人工智能来实现自主性和抗干扰性。他预见到双方将展开一场适应性竞赛,双方将在 15 到 20 天的创新周期内不断升级软件。未来某个时候,俄罗斯或许能够派遣大量能够相互通信的无人机来绕过防御系统。
克里扎尼夫斯卡女士表示,拦截无人机并非灵丹妙药。短程防御仍然需要火炮系统,例如乌克兰的“天空哨兵”(Sky Sentinel),这是一种配备重型机枪的自主炮塔,以及莱茵金属公司的“天空”(Skynex),旨在对抗群体攻击。这两种系统目前都尚未大规模投入使用。乌克兰还在研发“特里祖布”(Tryzub),这是一种激光系统,据称可以击落3000米或以上的空中目标。目前,拦截无人机是最有希望的。但与此同时,“天狼星”(Gerans)仍在不断出现。■
本文出处:https://www.economist.com/europe/2025/07/29/can-interceptor-drones-stop-russias-terror-bom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