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化名)是一名20出头的在杭大学生,平时喜欢刷微博,近日,她正在刷微博时,突然收到一条“闺蜜”的微博消息,对方跟她在线打招呼问候,小云并未发现异常。之后的事情让她抓狂,真假闺蜜难辨,到底谁才是真闺蜜?!
障眼法:真假闺蜜难辨
“对方的微博头像、名称跟我闺蜜的微博几乎一模一样,我事后才发现,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对方的账号名字多了一个小数点。但当时,我真以为是我闺蜜”小云愤愤地说。
陷阱1:谎称手机号码被注销
简短交流后,对方称,手机号码被营业厅的人误操作注销了,微信登不上去,各种APP也登陆不了,小云一听,也替闺蜜着急,接着,假“闺蜜”又称,双十一在某购物平台上抢到了一个3万元的包,付了一部分定金,让小云帮忙给一个邮箱发信息,确认一下,这个包是否预定成功了。
陷阱2:施加“限时”压力
“闺蜜有需要,当然义不容辞帮忙。”小云并未多想,按照“闺蜜”指示,给指定邮箱发了信息,很快收到回信说:“这个3万元的包预定成功了,但是得在半小时内付尾款,超时后得付违约金,而且定金也不能退还了。”
陷阱3:代付尾款
小云把这一情况在微博上跟“闺蜜”沟通之后,对方称手机号码注销后,也付不了钱了,希望小云帮忙代付一下。为帮“闺蜜”解燃眉之急,小云愿意帮对方垫付5158元,按照“闺蜜”指示,向一个账户转账成功了。
辨出真假闺蜜,及时报警求助
“我以为转过去就好了,没想到随后对方又说钱不够,还需要我再转一笔。这个时候我就有些怀疑了,我试着在微信上给这个闺蜜发信息,我闺蜜说没有在微博上跟我发消息,我这才发现原来微博上那个是假‘闺蜜’,是骗子!”小云说。
随后,小云赶紧报了警,目前案件还在处理中,该案中,小云共计损失价值5158元。“我在学校的论坛上发现,我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最近也有其他同学被骗,都是差不多的套路。”小云提醒说。
近期,该类案件频发
跟小云的情况相似,近期,杭州女子小利(化名)也遇到的类似的诈骗:
小利报警称:有个微博名称及头像跟她闺蜜一样,微博私信她说,换了手机卡导致微信、支付宝等社交、支付软件都无法登陆。后对方称在亚马逊上网购了一个包,已付定金,让小利帮忙询问亚马逊网客服,看下订单状态,随后对方发了一个邮箱账号,后“亚马逊官方邮箱”发给小利一个微信二维码,让她微信扫码跟“客服”进行沟通,“客服”称订单已形成,需付尾款。
“假闺蜜”以手机无法支付为由,让小利帮忙代付。小利分2笔网银转账。转完后“客服”称订单是2个包,让她将另外一个也支付一下,随后小利拨打闺蜜电话询问才得知未有此事,意识到被骗,实际损失24899元。
警方提醒
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
社交平台上(QQ、微信、微博、抖音等)遇到“好友”要求转账或垫付资金时,一定要通过拨打原来存的电话进行确认,最好当面确认。如对方通过社交平台以“不便通话”“情况紧急”“号码被注销”等种种理由回避通话和视频请求,肯定是诈骗!切勿碍于情面盲目相信对方,更不能未经核实便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如有疑问,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