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铜川市新区近期组织开展工业污染源低效失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行动,聚焦工业涂装、电缆、挤塑、注塑等行业,通过技术诊断与精准治理双轨并进,推动工业废气治理效率提升。
一、科技赋能,靶向定位失效环节。市生态环境局新区分局运用走航监测、便携式检测仪等科技手段,对19家涉VOCs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效能开展全覆盖诊断。重点排查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等治理技术应用和吸附装置中活性炭等吸附剂填充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存在废气不经过吸附剂的现象。建立设施排查清单及“一企一档”问题清单,发现治理设施闲置、维护缺失等隐患7项,下发责改通知书7起。
二、精心指导,划定企业治理路线。对全区31家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绩效升级、低效设施提升改造目标清单,推进企业合理选择治污设施,指导企业淘汰不成熟、不适用、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工艺和处理设施,督促企业自主申报改造计划,提升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
三、严把准入,筑牢污染预防防线。按照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在项目审批环节严格审查治污技术路线,禁止新改建项目使用光氧、低温等离子等淘汰类技术,优先核准采用RTO等高效治理工艺的企业;同步建立技术方案预评估机制,对3个新扩建项目实施“治理效能前置审核”,源头削减低效设施新增风险,筑牢污染预防第一道防线。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新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