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外贸进出口基本平稳、结构向好,前10个月进出口4478亿元,位居江苏第三。
11月19日,金陵海关、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新生圩海关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以来南京地区海关促进南京外贸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进行发布。
新生圩海关关员在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对出口货物进行监管 蔡雪 摄
数据》》》
前10个月进出口位居全省第三
今年前10个月,南京进出口447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从贸易国别看,南京对美国、东盟进出口呈现增长态势。前10个月,南京前5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进出口568.8亿元,增长8.3%;对东盟进出口639.9亿元,增长1.4%;共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7.01%。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占比提升。前10个月,南京民营企业进出口1835.4亿元,增长8.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
从商品类别看,部分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较好。前10个月,南京出口机电产品1459.8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2%。其中,平板显示模组、家用电器、集成电路和船舶分别增长55.5%、13.8%、4.6%和56.7%。
金陵海关关员在生物医药集中监管点对进境高风险特殊物品监管 唐欣 摄
举措》》》
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南京地区海关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11月14日,凭借风评审批手续,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到海外的心肌肌钙蛋白、D-二聚体质控品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申报,当天下午便接受了金陵海关的上门查验,随即便马不停蹄搭乘货机发往海外。从申报、查验到放行,整个过程不超过24小时。
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纵深发展的同时,南京地区海关也在积极助力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落实支持南京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9条细化措施,1-10月,南京市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值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继续保持江苏第一。坚持“6+1”、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机制,通过非侵入式查验、智能卡口等措施,最大程度实现顺势监管和无感通关。充分发挥龙潭“水公铁”物流枢纽优势,指导企业搭载中欧班列、水路中转等新型运输方式,促进“跨境电商+国际物流”增量提效。
经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查验放行的青蟹。叶秋苏 摄
持续释放惠企政策红利
经南京海关所属新生圩海关验放,由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50吨齿轮箱,新近搭载货轮从南京龙潭港码头启航发往海外。今年前10月,该公司的出口额达到了9.88亿元。这其中也离不开海关精准服务,为企业“破浪出海”增添助力。与此同时,南京地区海关还通过精准施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落实中欧班列回程运费和内河运费扣减政策,1-10月共实施内河运费、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2982万元,为企业节约税款支出533万元。
此外,南京地区海关还通过精准享惠,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定期梳理分析“可享惠未享惠”企业名单,一对一精准帮扶,1-10月办理减免税9321份,减免税款5.4亿元人民币。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无纸化申领、智能审核等各项惠企政策,签发各类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3.8万余份,可为企业出口产品减免进口方关税约4000万元。其中,签发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3628份,货值1.03亿美元。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创新提升全链条货物通关效率
11月13日晚9:30,来自孟加拉国装载有19.8吨进口活锯缘青蟹的全货机航班降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经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查验合格后,随即放行。今年1-10月,南京空港口岸共进口生鲜产品3574.44吨,同比增长2.2倍。而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正不断提升鲜活农产品、冷链产品等通关效率,全力打造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进口生鲜产品特色口岸。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并以智慧赋能提升海关监管效能。推动实施远程属地查检,对进口汽车零部件、D级特殊物品等查检作业,平均时长由3天缩短至0.5天。建设龙潭港海关查验平台管理系统,建立口岸信息即时推送通道、智能化统计分析机制,持续提高查验效率。
南京地区海关也将通过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南京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李俊 徐羚晶 焦立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