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护佑新生】
去走访王沂峰那个中午,他正在手术室忙碌。我们在等候区静候近一小时,才收到他"手术收尾"的消息。12点半左右,他终于结束了这场鏖战,并照例在手术室用盒饭完成了“能量补充”。
他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天,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珠江医院首例单孔单臂国产机器人手术。
图1.王沂峰
围绕本期《医师》特别策划“呵护新生”,王沂峰首先就国内出生率下降的问题,回答了《医师》提问,他表示:“出生率下降,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新冠疫情以后,情况尤为凸显。原因有多方面。一是现在的年轻人有点恐婚恐孕,我们科室里都有好多大龄的女青年,这样就直接就影响了生育率。二是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于第一条,他进一步展开道:“现在新一代大多数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她们往往自主性比较强,一些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已不像咱们这代人根深蒂固。再一个,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也好了,房子、车子一应俱全,年轻人便处于无忧无虑的状态,上进心、责任心也淡薄了许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想国家顶层也预见到了这些问题。不然为什么放开生育?中央的反应还是挺快的,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些保障性政策措施来促进生育,鼓励生育,保障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他表示,在医疗界,妇科和儿科,是与生育率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学科;而作为妇产科医护人员,理应有所作为,做好正确的引导以及最根本的医疗服务工作,为国家分忧。他还谈到了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王沂峰告诉我们,由于2024年有个特殊情况,即为农历龙年,因为这个“年运”关系,同时也得益于国家的鼓励政策,因此相对于2023年,生育率有一个“小抬头”。这一现象在珠江医院妇产科也得到了来自统计学的佐证:2024年1-10月份,生育率同比增长超过了18%。回温幅度还不小。
但这个“小抬头”能不能继续维持?他表示不好说,“2025年是蛇年,俗称‘小龙年’,如果能够保持2024龙年的生育率,就很好了。”
王沂峰认为,其实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上下功夫,在此前提下,保持人口的稳定。
2024年4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下面的辅助生殖科正式启用,成为该科的“四大亚专科之一”。
图2.辅助生殖科
“我们有幸在2024年初获得了辅助生殖的资质,当然刚开始是最初级别的。就是首先开展人工授精的技术。”王沂峰介绍说,“尽管是刚刚开始,起步较晚,但是我们起点较高,医院非常重视,投入了2000多万资金,拿出2800多平方米的面积。辅助生殖科涵盖了候诊室、诊室、超声诊断室、手术区和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区,可以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优质、专业、安全、便捷、舒心的医疗服务。”
他笑道:“有同行来参观,说辅助生殖通常叫中心、研究所啊。但是我考虑,中心也好,科也罢,先把业务做起来,把工作开展起来。”
“所以,我作为中心主任、支部书记,也作为辅助生殖科的负责人,带头组成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专业队伍,”王沂峰介绍说,“其中博导三人,另外加上其他科,包括医院儿科的通力配合,使得辅助生殖科发展较快,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开科到接受采访的11月29日,该科人工授精已有80例。“按照年度计划,完成100例即可通过验收,在剩下的一个月完成剩余20例就可以了。”
他解释,初级阶段叫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成功率一般都很低,通常在10%-15%之间;而高阶的试管婴儿技术平均成功率可达40%-50%。“过了这个门槛后,我们再申请下一个试管婴儿项目。”
“现在恐婚恐育,生育率下降,还导致了另一个现象出现:就是高龄(35岁及以上年龄的)孕产妇多了。”王沂峰说,“晚育反而受欢迎。但高龄多了以后并发症就会多,孕妇的风险就会高,这也给妇产科医生带来压力。好在医学技术的进步缓解了这一问题,尤其是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不育的病人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比如说有遗传病的,或者反复的妊娠失败的、流产的,可以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也称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D)或筛查(PGS)技术,就可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因此,王沂峰认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是人口出生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可以助力破解低生育率难题,同时也能对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他同时强调,在努力推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同时,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一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采访中,王沂峰表示,辅助生殖科是其妇产医学中心的四个亚专科之一。2020年5月,珠江医院成立妇产医学中心,下设妇科、产科、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辅助生殖科。妇科成立了“智能微创手术中心”“盆底医学中心”“宫颈病变中心”,产科成立了“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全科有床位96张,除普通病区外,还可提供谊侨科及VIP高端病房。
中心拥有目前最先进的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彩色超声等设施,建设了妇科一体化手术室、智慧产科、一体化产房等先进的设施,并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与全国60余家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产科开通了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近几年成功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上百例。2017年9月,成功救治了一例“正弦波胎儿”的案例,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肯定,被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
近年来,妇产医学中心团队不断进取,追求卓越,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广东省妇女联合会颁发的“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中共广东省教育工委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培育单位。科室主任王沂峰在全国“敬佑生命·2018荣耀医者”公益评选中获得“专科精英奖”。该科在品质管理改善中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第六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首届及第二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亚洲医疗改进与创新优秀项目一等奖。
图3.获得“广东医师奖”的王沂峰在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中心主任王沂峰的主战场,是在宫颈癌治疗领域。他不断创新改良术式,注重提高治愈率并保留患者生育能力。
在被问及在其妇产医学中心的四个亚专科中,哪一个领域最令自己“烧脑”、工作重点在哪里时,王沂峰表示,其个人重点还是在妇科肿瘤领域,这是中心工作最硬核的一块。
“因为从早年读研究生、做课题,到带学生,我在做这项工作,一直主攻妇科肿瘤。所以,这些年做出了一些成绩。”
之前我们报道过,作为妇产科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沂峰在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近年来,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基金立项40余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逾30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其团队也取得骄人成绩:2017年科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成功救治重症孕产妇百余例。
据介绍,外阴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第4大恶性肿瘤,老年女性高发,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改良外阴癌传统术式,降低切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沂峰带领团队在开放性外阴癌根治术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于2009 年率先探索并相继开展了经下腹皮下通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经下肢皮下通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经下腹部和经下肢皮下通路的腹腔镜腹股沟淋巴清扫联合术式和新式的单切口外阴癌根治术。近年来,团队还在上述4种微创术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外阴癌前哨淋巴检测技术,进一步缩小外阴恶性肿瘤的手术范围。
图4.王沂峰救治中
说到当天刚刚完成的第一例单壁单孔机器人手术,王沂峰说,其特色主要就是机器人加特色技术。所谓单孔就是从肚脐这个地方一个孔进去就解决了问题,创伤小、恢复快,极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尾声】
2025年新年前夕,王沂峰教授迎来了人生中多个难忘的节点。2024年12月5日,华西二院和珠江医院妇科王沂峰团队联袂为一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了完全单臂单孔远程机器人手术,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检测术;12月20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换届,第四届委员会主委王沂峰成为名誉主委;12月23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在佛山市三水区正式揭牌,以李强为书记、王沂峰为院长的该院新一届班子成员正式亮相,三水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研产学合作全面起航……
在出任珠江医院三水医院院长的同时,王沂峰依然兼任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主任。文章即将发稿之时,他告诉我们: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的辅助生殖项目,已被批准正式运行了。
“唯有耕耘,才有收获;唯有努力,才能成功。”王沂峰始终秉持这一信念,带领团队在妇产肿瘤与辅助生殖等领域不断突破,为无数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
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护佑新生”,为提高人口的素质和质量,汇聚更多的能量。
图5.3.珠江医院妇产医学中心全家福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师》2024年第三期